计算资源已到极限。”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敌人的干扰直接针对我们的意识与网络的结合部。
我们不能再仅仅依靠机器。”
他调出了一份高度加密的计划书,标题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创世纪”
。
计划的核心内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利用‘灵网’现有的神经接入接口,以及我们从木卫二‘全球意识场’研究中逆向工程出的‘低频意识共振’原理,我们……可以尝试将全体自愿接入的联邦公民的浅层意识,临时性地、非侵入式地连接起来。”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
连接全人类的意识?这听起来像是古代科幻小说里才有的桥段!
苏星河继续阐述,语加快,仿佛害怕自己一停下来,勇气就会消失:
“这个临时的‘集体计算网络’,将不再是传统的冯·诺依曼结构,而是一个分布式的、高度并行的、具备一定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的……‘活体’算系统。
我们将它命名为‘盖亚之魂’。”
他详细解释了“盖亚之魂”
的三个核心应用方向:
负荷运算:利用数十亿人脑的并行处理能力,辅助“伏羲”
系统进行海量战场数据的实时分析、复杂战术推演、武器系统优化、以及能源分配方案的瞬时计算。
这能极大缓解“灵网”
的运算压力,并提供机器算法可能忽略的、基于直觉和模糊逻辑的解决方案。
分布式精神屏障:将亿万民众的集体意志、对家园的守护信念、以及积极的情感共鸣,通过“灵网”
转化为一种稳定的、覆盖整个文明信息场的“精神背景辐射”
。
这股强大的、有序的集体意识能量,将能有效中和、抵消“噬星者”
投放的混乱、绝望的精神干扰,为前线的将士和关键岗位人员提供一道心灵上的“护盾”
。
意识反向冲击:在最极端、最危机的关头,可以尝试引导“盖亚之魂”
的庞大意识能量,不是进行防御,而是主动出击!
将其高度聚焦,形成一股强大的“意识脉冲”
,沿着“噬星者”
进行精神干扰的路径,或者通过对其他能量特征的分析,反向冲击其可能存在的“集体意识网络”
或指挥中枢。
这是一种赌博,旨在“吓阻”
或“混乱”
敌人,为物理层面的行动创造机会。
苏星河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了更长久的沉默。
空气中弥漫着震惊、怀疑,甚至是一丝恐惧。
“这太疯狂了!”
一位资深的神经科学家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将数十亿人的意识连接?哪怕是浅层意识!
我们对其潜在风险几乎一无所知!
意识污染、信息回涌、集体癔症、甚至是永久性的精神创伤……任何一点失控,都可能造成比战争损失更可怕的文明内爆!”
“技术上的可行性有多少?”
另一位量子物理学家眉头紧锁,“意识场的同步、信息的编码与解码、如何防止个体意识被集体海洋吞没……这里有太多理论上和技术上的鸿沟。”
“伦理问题呢?”
一位负责社会伦理的官员声音沉重,“这是否侵犯了个体意识的绝对自主权?即使在自愿前提下,我们如何保证连接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如果计划失败,导致大规模精神崩溃,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反对的声音激烈而理性。
每一个质疑都切中要害,指向了这个计划背后那深不见底的未知风险。
苏星河没有反驳,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直到所有的反对意见都陈述完毕。
然后,他再次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我知道其中的风险。
我比任何人都不愿意将亿万同胞的意识置于未知的境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但是,先生们,请看看我们现在的处境。”
他指向主屏幕,上面显示着“灵网”
各个节点岌岌可危的状态读数,以及前线传来的、关于精神干扰影响的触目惊心的报告。
“‘灵网’正在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