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o2年,“守望纪元”
第三年。
战争已进入残酷的消耗战阶段,太阳系如同一个被无数蚂蟥叮咬的巨人,在持续失血中艰难支撑。
地球,全球“灵网”
主节点控制中心(代号“盖亚之心”
)。
“盖亚之心”
控制中心,位于青藏高原某处山脉的地壳深处,是人类文明数字神经网络的核心枢纽。
这里本应是秩序与效率的极致体现,但此刻,却弥漫着一种近乎崩溃的焦灼。
巨大的环形主厅内,数以百计的全息屏幕如同癫痫作般疯狂闪烁着。
代表数据流的光带不再是平稳的河流,而是变成了汹涌澎湃、不断冲撞堤坝的怒涛!
海量的信息——来自奥尔特云前线的实时传感器数据、木星能源链路的损耗报告、各舰队的状态更新与战术请求、行星防御矩阵的能耗警报、后勤供应链的波动、以及……如同雪片般不断累积的、冰冷的阵亡通知书和伤亡统计——汇聚成一股足以淹没任何传统信息处理系统的恐怖洪流。
“主干道三号数据走廊带宽占用率998!
延迟已过临界阈值!”
“火星‘赫拉斯’节点报告,数据包丢失率上升至73!
部分远程操控指令出现严重滞后!”
“木星前线‘舜号’巡洋舰紧急通讯请求排队已过三分钟!
重复,三分钟!”
“检测到异常数据扰动,疑似敌方电子战渗透尝试!
防火墙压力持续增大!”
工程师们声嘶力竭地汇报着坏消息,他们的眼窝深陷,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力。
尽管“伏羲”
量子算系统及其分布式节点已经在负荷运行,但其固有的物理极限,正在被这场宇宙级战争所产生的、指数级增长的信息量无情地逼近。
这不仅仅是数据传输的卡顿。
更致命的威胁,来自于“噬星者”
那诡异而高效的精神干扰。
前线开始频繁报告异常情况:雷达操作员会短暂地“看到”
不存在的幽灵信号;火炮手在瞄准时会出现瞬间的幻觉,导致射击偏差;甚至个别舰桥指挥官,在高压下会接收到充满混乱与绝望的低语,影响其判断力。
这种干扰并非直接的精神控制,更像是一种精准投放的“信息病毒”
,利用“灵网”
本身作为媒介,攻击着人类意识与数字系统结合的薄弱环节。
“灵网”
——这根连接起整个人类文明、曾经带来无限便利与进步的数字化神经,此刻正因为不堪重负和外部侵蚀,而濒临断裂。
一旦“灵网”
崩溃,不仅前线的指挥系统将陷入混乱,后方社会的协同生产、能源分配、民防组织也将瞬间瘫痪。
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片数字领域的惊涛骇浪中,苏星河像是一块沉默的礁石,站在“盖亚之心”
的中央观测台上。
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灵网”
此刻面临的绝境。
作为“灵网”
升级的核心设计者之一,他亲眼看着自己倾注心血的孩子,如何在战争的铁蹄下痛苦地呻吟。
传统的硬件升级、算法优化,已经无法应对当前的局面。
敌人不仅在物理层面强大,在信息层面同样展现出令人恐惧的适应性。
必须要有一种颠覆性的、越常规逻辑的解决方案。
他的目光,投向了控制中心一侧副屏幕上显示的另一组研究数据——那是来自木卫二冰下海洋的研究成果。
那个由“水晶水母”
群落构成的、去中心化的“全球意识场”
,以一种极其原始却又无比坚韧的方式,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集体的生存。
没有核心处理器,没有复杂的协议,仅仅依靠生物电和化学信号的共鸣,就能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
一个在旁人看来近乎亵渎神灵、疯狂至极的想法,开始在他脑海中疯狂滋生。
深夜,他的私人工作室内。
苏星河面对着张诚、王文渊以及少数几位最高决策层和顶尖神经科学家、量子物理学家。
他的眼下有着浓重的黑眼圈,但眼神却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光芒。
“我们现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