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历2o87年,人类与晶族的盟友关系,在共同经历了“编织者”
逻辑瘟疫的威胁后,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入和微妙的阶段。
外部压力如同冰冷的粘合剂,迫使两个在形态、思维和文明轨迹上截然不同的种族,不得不尝试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
而这一次,晶族主动递出的橄榄枝,其蕴含的信息量,远人类此前所有的想象。
“和平台”
,这座悬浮于地月拉格朗日点的、兼具人类美学与晶族几何构造风格的空间站,成为了这次历史性交流的见证。
在平台最核心的隔离信息交互厅内,气氛庄重而肃穆。
晶族大使“辉光-共振-第七序列”
那由纯净能量与复杂晶体结构构成的形态,此刻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凝实。
它没有通常意义上的面部,但通过其能量场辐射出的信息流,张诚以及陪同的人类顶尖科学家团队(包括理论物理、宇宙学、信息学、甚至破格邀请的宗教学与神话学专家),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
“基于《a-太阳系互不侵犯与有限技术共享条约》补充条款第7项,及应对共同威胁‘收割者’之必要性,”
辉光-共振的信息流平稳而冰冷,不带丝毫情感,却字字千钧,“经我族最高逻辑议会审议,授权等级:Ω。
现向盟友‘人类文明’,有限度开放我族最古老数据库——‘起源回响’库的部分碎片。”
“有限度”
和“碎片”
是关键限制词。
辉光-共振明确表示,并非所有信息都能对人类开放,其中涉及晶族核心科技、某些可能引“逻辑悖论冲击”
的禁忌知识,以及一些连晶族自身也未能完全解析的、过于古老和晦涩的记载,都被严格过滤。
共享的,仅仅是那些被认为可能与“收割者”
现象相关,且其信息结构相对“稳定”
,不至于对人类意识产生不可逆损伤的片段。
张诚代表人类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但他内心深处明白,这既是晶族展现的最大诚意,也可能意味着它们自身也陷入了某种逻辑推演的困境,希望借助人类那迥异且充满“非线性跃迁”
的思维模式,从这些古老碎片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交互厅中央,一个由晶族科技构建的能量池被激活。
它不是屏幕,也不是投影,而是一个不断变幻的、由纯粹信息和几何光晕构成的“门户”
。
人类方面,则通过高度升级的“灵境”
接口和量子脑波同步装置,准备以沉浸式的方式,“阅读”
这些以能量模式存储的古老记忆。
接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即便经过过滤,那汹涌而来的信息洪流,其结构和逻辑也与人类熟悉的任何数据形式截然不同。
它更像是将一段段历史、一幅幅星图、一种种哲学概念,直接打碎,然后以非线性的、象征性的方式强行塞入意识之中。
许多科学家在接入初期都出现了剧烈的生理和心理不适,恶心、眩晕、时空感知错乱,甚至短暂的意识空白。
但随之展开的图景,让所有坚持下来的人都感到了灵魂深处的震颤。
这些信息碎片极其古老,其时间尺度甚至可能越了晶族当前文明形态的起源,仿佛追溯到了它们还处于某种集体意识萌芽的远古纪元。
记载的方式并非客观记录,更接近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以及充满象征意味的宇宙壁画。
一段模糊的意象,描绘着宇宙如同一个呼吸的巨兽,在“膨胀”
与“收缩”
(并非单纯物理意义上的,更倾向于秩序与混沌的交替)之间循环。
而在每个循环的特定阶段,会自然(或非自然?)地出现一道无形的“筛网”
,一个“大过滤器”
。
绝大多数文明火花会在这筛网前熄灭,如同浪花般消散。
只有极少数,能够通过某种“考验”
或达到某种“标准”
,得以进入下一个循环阶段。
信息中充满了对“过滤器”
的敬畏与困惑,无法确定其是宇宙固有的规律,还是某种更高存在设置的“试炼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