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卫二,欧罗巴,这颗木星伽利略卫星中最引人遐想的存在,如同一颗镶嵌在巨行星风暴之眼中的、光滑而冰冷的玛瑙。
其表面是延绵数公里、纵横交错的冰层裂隙,覆盖着棕红色的硫化物条纹,仿佛冻结的巨蟒缠绕着一颗水球。
而在这一片死寂、寒冷(表面温度零下16o摄氏度)的冰壳之下,科学界早已确信,隐藏着一个全球性的、深度可能过百公里的液态水海洋。
这里,被认为是太阳系内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天体之一。
随着人类与晶族合作的深化,双方都意识到,除了应对迫在眉睫的“收割者”
威胁,对宇宙生命形式的探索和理解,同样是提升文明层次、拓展认知边界的关键。
木卫二,这个近在咫尺的生命摇篮候选者,自然成为了联合科考的选目标。
“欧罗巴希望号”
,这艘为此次任务特制的联合深潜器,正静静地固定在木卫二赤道附近一处相对平坦的冰原上。
它的外形兼具了人类工程学的流线型与晶族技术的几何美感——主体呈雪茄形,表面覆盖着人类研的、能够抵御高压和极端低温的复合纳米材料,而其关键的结构支撑和耐压壳体,则使用了晶族提供的一种名为“星尘刚玉”
的特殊晶体-金属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在保持极低密度的同时,其强度足以承受木卫二深海底部可能存在的、过地球马里亚纳海沟数倍的恐怖压力。
深潜器内部,是人类与晶族技术融合的典范。
操控界面既有符合人类习惯的全息触摸屏和物理操纵杆,也有晶族惯用的、通过精神力场直接交互的能量感应节点。
生命维持系统同时为碳基的人类和硅基的晶族(其小型化勘探单元)提供了独立且稳定的环境。
科考队由双方顶尖专家组成。
人类方面的领队是李蓝博士,一位年富力强、以胆大心细着称的海洋生态学家与极端环境探险家。
她曾领导过对地球最深海沟的多次考察,对未知水域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
晶族方面的领队则是“深纹-勘探-第三序列”
,一个专门为地质与生态勘探而优化的逻辑单元,其思维核心中储存着晶族母星及其它已知星球的庞大环境数据库和对比分析模型。
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确认生命的存在,更要深入理解这片与世隔绝数十亿年的海洋,其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能量来源,以及其中可能孕育出的、与地球生命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尤其是……那个被早期探测器捕捉到微弱信号的、出幽蓝光芒的奇特生物群落。
深潜器顶部的巨型相位加热钻头开始工作,出低沉的能量嗡鸣。
高能粒子流精准地融化着下方的万年冰层,开辟出一条向下的通道。
“欧罗巴希望号”
缓缓下沉,如同一个坚定的朝圣者,步入通往未知神域的地下甬道。
舷窗外,最初是不断掠过的、夹杂着气泡和尘粒的冰蓝色壁垒,随着深度增加,光线迅暗淡,最终归于一片绝对的黑暗,只有深潜器自身探照灯射出的光柱,如同利剑般刺破这亘古的幽暗。
压力读数稳步攀升,温度却反常地开始回升。
当他们终于突破冰岩交界带,进入那片传说中的液态海洋时,所有在场人员(无论是实体还是意识投影)都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片无法用地球海洋经验来描述的、梦幻般的世界。
海水异常清澈,探照灯光可以照射到极远的距离。
没有阳光,但水体中似乎弥漫着一种微弱的、源自地热或化学能的背景辉光。
巨大的、如同山脉般的硅酸盐水热喷口在海底耸立,不断喷涌出富含矿物质和能量的黑色“烟柱”
,为这片黑暗世界提供了最初的能量源泉。
围绕着这些生命绿洲,景象更是令人震撼。
前所未见的菌毯如同巨大的、脉动的黑色地毯,覆盖在喷口周围。
形态各异的管状蠕虫、盲虾、以及一些类似多足节肢动物的生物,在热液边缘繁衍生息,构成了一个基于化学合成作用的、繁荣而奇特的生态系统。
但这,仅仅是开胃菜。
随着深潜器向海洋深处进一步探索,李蓝和“深纹”
的目光,都被远处一片逐渐亮起的、如同星云般缥缈的幽蓝色光芒所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