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前奏,是能量场扰动时空产生的“噪音”
。
真正的目标,是那扇门后的景象——越三维的维度结构。
“功率百分之八十!”
操作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能量流接近晶体阵列理论承载极限!
核心温度急剧上升!
冷却系统满负荷运转!”
“继续!”
陈思远毫不犹豫。
理论承载极限只是模型,而探索,总是需要突破模型的边界。
“功率百分之九十!”
晶体阵列已经不再是幽蓝色,而是变成了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仿佛存在于人类视觉感知边界之外的色彩,一种混合了所有颜色又似乎完全无色的、令人眩晕的辉光。
阵列旋转的度明显加快,其轮廓开始变得模糊,仿佛要融入周围的空间本身。
实验室内的嗡鸣声已经变成了某种实质性的压力,压迫着每个人的耳膜和神经。
“功率百分之九十五!
警报!
七号、十三号、二十九号监测单元数据溢出!
时空扰动指数接近预设安全阈值!”
“功率百分之九十八!
引力子探测阵列捕捉到异常相干信号!
模式……模式无法识别!
非已知任何粒子或波的特征!”
主控室内红灯闪烁,刺耳的警报声响起,但没有人去理会。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住主屏幕——那里正综合显示着所有探测器的核心数据,一个由无数复杂曲线和参数构成的、反映着实验室内部时空健康状况的“生命体征图”
。
就在能量注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的瞬间——
整个球形实验室内部的光线,极其诡异地“扭曲”
了一下。
并非明暗变化,而是光线的传播路径、色彩的表现形式,都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违反常识的畸变。
仿佛有人用一个看不见的勺子,在空间这碗“胶体”
中轻轻搅动了一下。
与此同时,主屏幕上,代表“空间基本常数”
的几条基准线,生了肉眼可见的、极其微小但确凿无疑的波动!
尤其是精细结构常数和万有引力常数,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偏离了它们亿万年来永恒不变的数值,虽然幅度可能只有1o-15量级,但这在物理学上,不啻于一场颠覆性的地震!
更令人震撼的是高精度引力子干涉仪的数据——原本应该随机分布的引力子流,显示出了一个清晰的、持续了数皮秒的、oooo1弧秒的方向性偏折!
这意味着一股无形的力量,短暂地、轻微地“推动”
了引力的传播方向!
这是任何已知三维宇宙内的物质或能量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实验室内的异常现象随着能量注入的稳定而迅平息,晶体阵列的光芒和嗡鸣声也逐渐恢复到可控范围。
但主控室内,死一般的寂静持续了足足十秒钟。
陈思远教授缓缓松开紧握控制台的手,那双手在微微颤抖。
他转过身,面对着一室呆若木鸡的研究员和那两位似乎也陷入逻辑凝滞的晶族观察员。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现自己喉咙干涩得不出声音。
他清了清嗓子,再次尝试,这一次,一个带着明显颤抖,却蕴含着无法抑制的激动与狂喜的声音,响彻在主控室:
“我们……我们成功了!”
短暂的沉寂后,是火山爆般的欢呼和无法置信的呐喊!
研究员们相互拥抱,有人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他们见证了历史,见证了人类文明第一次,主动地、可控地,触摸到了那扇通往更高维度的、神秘莫测的门扉!
“我们确实撬动了空间本身的结构!”
陈思远的声音高昂起来,带着一种宣示般的力度,“虽然幅度微不足道,持续时间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但这证明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我们不再是只能在低维世界里猜测高维景象的盲人!
我们找到了一种方法,能够在这坚实的时空壁垒上,激起一丝属于更高维的‘涟漪’!”
这次成功,其意义远远出了实验本身。
它像一道强烈的光芒,驱散了“破壁”
项目长期以来的迷茫与阴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