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59年,“和平台”
及“灵境”
虚拟谈判空间。
金城,“炎黄集团”
总部的深层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凝结出水滴。
巨大的全息屏幕上,代表着与晶族谈判进程的数据流如同陷入泥潭的巨兽,艰难地蠕动着,每一次微小的推进都伴随着海量的算力消耗和无数逻辑单元的烧灼。
谈判,已然陷入了彻底的僵局。
张诚站在屏幕前,目光深邃,倒映着那纠缠不清、色彩代表对立与停滞的暗红色数据图谱。
他身边,联邦席外交官顾秉璋,一位以沉着冷静着称的老外交家,此刻也难掩眉宇间的疲惫与挫败。
“无法理解,完全无法理解。”
顾秉璋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他指着屏幕上晶族大使“辉光-共振-第七序列”
最新提出的“意识备份与晶体网络共生方案”
,“他们将个体意识视为可复制、可存储、可优化的数据模块,认为将部分人类意识‘备份’到他们的网络中,是应对‘宇宙周期性肃清’最有效的风险对冲策略。
这在我们看来,是对灵魂、对个体独特性的根本性亵渎!”
另一侧,联邦科学院院长,生物伦理学家苏晴教授脸色苍白地补充:“我们尝试用一切哲学、伦理学、甚至神学理论来解释个体意识的不可复制性和神圣性,但他们的核心逻辑单元似乎完全无法处理这些概念。
他们反馈的信息流显示,他们将我们的反对意见归类为‘非理性冗余’、‘低效情感阻抗’,甚至开始怀疑我们合作的价值。”
全息投影中,实时传输自“和平台”
的画面里,晶族大使那由纯净能量构筑、宛如流动水晶般的身躯静静悬浮,其表面流转的光纹平稳而规律,没有任何人类意义上“情绪”
的波动。
它无法理解人类的“恐惧”
与“抗拒”
,正如人类难以理解它们对“绝对理性”
和“效率最优”
的执着。
张诚沉默地听着,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着。
这不是军事对抗,不是技术竞赛,而是更深层次、更根本性的“存在认知”
的冲突。
两个源自完全不同进化路径、构建于截然不同逻辑基石的文明,试图在毁灭性的外部威胁下握手,却现彼此连“握手”
这个最基本动作的内涵都无法达成共识。
“继续在现有层面争论‘意识’的定义和权利,只会耗尽最后的时间和不多的耐心。”
张诚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需要换一个战场,一个能绕过文化表层符号、直接触及思维内核的战场。”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顾秉璋和苏晴:“启动‘伏羲’最高权限,向晶族大使提出新方案:在‘灵境’虚拟宇宙中,创建一个绝对中立的‘概念交换区’。
由‘伏羲’和晶族的核心逻辑单元共同构建底层规则和维护安全区。
我们双方,派出最顶尖的学者、思想家,不是去谈判条款,而是去进行一场……纯粹的思维模式交流。”
这个提议过于大胆,甚至有些疯狂。
这意味着要将人类最核心的思维方式,暴露在一个陌生文明的逻辑审视之下。
但眼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提议被送至“和平台”
。
晶族大使“辉光-共振-第七序列”
在接收到信息后,其能量躯体的光纹第一次出现了长达三秒的、不符合其常规逻辑循环的凝滞。
显然,这个提议也触及了它们认知中某个未被预设的领域。
经过内部核心逻辑单元的急演算(对人类而言是数小时的等待),晶族同意了。
地点选定在“灵境”
虚拟宇宙中一个尚未被定义的空白维度。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颜色声音,甚至没有“空间”
的常规概念,只有最基础的数学结构和待定义的信息流。
“伏羲”
系统调动了前所未有的算力,其核心代码与晶族提供的一段高度加密的、代表其基础逻辑的“种子算法”
开始接触。
那是一个极其微妙而危险的过程,仿佛两个盲人在互相触摸对方的思维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