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感觉”
到那片虚空中不同寻常的“密度”
——那是引力锚点持续运作,扭曲空间结构带来的异样感。
仿佛窗外并非真空,而是某种粘稠的、看不见的介质。
“感觉如何?我们的‘墙’。”
一个声音在她身边响起。
是负责锚点能量协调的老工程师,马库斯。
他脸上带着常年太空生活留下的深刻皱纹,手里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合成咖啡。
“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很厚重。”
李悦轻声道,手指无意识地触碰着冰冷的舷窗玻璃,“就像把自己关进了一个绝对隔音的房间里,安全,但也……孤独。”
马库斯啜饮了一口咖啡,笑了笑,笑容里带着苦涩:“是啊,隔音。
但谁也不知道,房间外面是不是正有耳朵贴着门板在听。
我们只能尽量不出任何声音。”
他指了指窗外,“这堵‘墙’,就是我们能做出的、最极致的‘静默’了。”
控制中心里,赵太行结束了与联邦议会的汇报。
他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了太阳系的整体模拟图。
那颗代表着人类的蓝色星球,如今被一层淡淡的、代表引力隐匿层的灰色光晕所笼罩。
他凝视着那层光晕,心中没有多少成功的喜悦,只有如履薄冰的沉重。
这层屏障,是基于对晶族技术的部分理解和人类自身潜力压榨而来的造物。
它能骗过“收割者”
吗?能骗多久?晶族是否完全分享了关键理论?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报告,l2锚点检测到异常空间扰动,疑似路过微型黑洞或高密度暗物质团块引起的引力透镜效应增强。”
一名监测员突然报告。
“启动预案de1ta-3,微调l1、l3锚点输出,补偿扰动,维持网络整体稳定性。”
赵太行立刻下令,声音没有丝毫波澜。
这样的“意外”
几乎每天都在生,宇宙本身的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维持这张巨网的稳定,本身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精妙的平衡术。
他看着屏幕上因为指令而微微波动的能量曲线,心中明了:这层脆弱的隐匿,不仅依赖庞大的能量,更依赖持续不断的、高度紧张的维护和调整。
文明,将自己锁进了一个需要时刻小心维护的茧房里。
在“灵境”
虚拟世界中,关于“面壁计划”
第一阶段成功的消息,在严格的信息管制下,以一种低调而庄重的方式向公众披露。
没有盛大的游行,没有媒体的狂热炒作。
只有官方布的一段经过处理的、展示引力隐匿层原理和意义的科普影像,以及一句简短的说明:
“我们已为自己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与空间。
前路依旧漫长,望全体公民恪守静默纪律,共同努力。”
虚拟社区的讨论区内,民众的反应复杂而克制。
有人感到安心,认为文明终于有了像样的保护;有人担忧能量的枷锁和自由的受限;更有敏感者,从这极致的“静默”
中,品味出一种悲壮的意味——一个曾经渴望与星辰对话的文明,如今不得不竭力隐藏自己,如同受惊的动物蜷缩进巢穴。
在金城总部,张诚通过“伏羲”
系统,实时观看着“定海神针”
的一切数据和“灵境”
中的舆论动向。
他深知,这“引力锚点”
的建立,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成就,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它标志着人类文明正式从“开拓探索期”
,转入了一个漫长的、“蜷缩育”
的“面壁时代”
。
生存,成为了压倒一切的最高准则。
为此,不惜将自身隐藏在宇宙的背景噪音之中,束缚行动,压抑天性中的探索欲。
他走到窗前,俯瞰着脚下灯火通明的金城。
这座城市,乃至整个星球,如今都处于那张无形巨网的庇护之下。
这网,是守护之盾,亦是文明自设的囚笼。
“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张诚低声自语,目光仿佛穿透了大气层,投向了那片被无形之力扭曲的深空,“但黑暗森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