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理解,还远远不够!
“立刻停止所有投放作业!
所有外层作业单位紧急撤回!”
“启动平台紧急稳定程序!
优先保障人员安全!”
“计算风暴和热辐射对平台的影响,寻找安全规避轨道!”
但灾难来得太快太猛。
剧烈的引力扰动和高席卷的火山灰颗粒,让“望舒”
站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庞大的舰体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
部分外露的传感器和通讯天线在高温和腐蚀性气体的双重打击下瞬间失灵。
最危险的一刻,一股异常强大的热辐射流和带电粒子流,伴随着一次特大规模的火山喷,直接击中了“望舒”
站的一侧太阳能帆板和散热系统。
巨大的能量冲击导致平台局部断电,主推进器短暂失控,整个平台开始缓慢地、不可逆转地向着金星致命的低轨道滑落!
“平台高度正在下降!”
“主推进器重启失败!”
“备用电源只能维持生命支持和核心系统15分钟!”
控制中心内一片混乱,绝望的气氛开始蔓延。
他们不仅要面对计划的失败,更要面对全军覆没的危机!
苏雨晴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接管了指挥。
“启动最终应急方案!
抛弃所有非必要模块,集中能源给姿态调整推进器!
向最近的火星基地和地球出求救信号!
所有人员,进入抗冲击位置!”
就在这千钧一之际,来自木星轨道“盘古”
矩阵的、经由“伏羲”
协调的紧急能源支援,通过定向微波传输,跨越数亿公里,如同救命稻草般注入“望舒”
站濒临枯竭的能源系统。
同时,一艘恰好在附近空域执行巡逻任务的“鹰隼”
级快反应舰,接收到求救信号后,不顾自身风险,强行突入金星高轨道,利用其牵引光束,协助稳定“望舒”
站的姿态。
经过惊心动魄的十几分钟抢险,“望舒”
站终于勉强稳定在一条不稳定的安全轨道上,避免了坠入炼狱的厄运。
但平台受损严重,短期内已无法继续执行任务。
“祝融-金星”
计划遭遇重大挫折的消息,无法隐瞒,很快通过媒体和“灵境”
网络传遍了整个社会。
与“星槎”
号成功时的举世欢腾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次,舆论陷入了巨大的分裂和激烈的辩论之中。
反对派声音高涨:“愚蠢的傲慢!
我们连自己地球的环境问题都未能完全解决,就妄图去改造一个地狱般的星球?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过三万亿联邦信用点的投入!
无数顶尖科学家的数年心血!
换来的是什么?是一场差点葬送整个指挥团队的灾难,和一个变得更加狂暴的金星!”
“在‘收割者’的威胁悬在头顶的当下,我们更应该集中所有资源用于防御和基础科研,而不是进行这种华而不实、风险极高的‘星球美容’!
这是战略上的严重失误!”
“立刻停止所有不切实际的星球改造计划!
我们应该满足于火星,巩固内太阳系,而不是去招惹我们无法控制的力量!”
支持派则奋力辩护:“科学探索本身就伴随着风险和失败!
没有一次次失败的积累,哪来成功的曙光?这次失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行星系统的复杂性和关联性,这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宝贵经验!”
“改造金星的意义,远不止于一颗星球。
它关乎材料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工程学等一系列尖端技术的极限测试。
这些技术积累,在未来应对任何未知环境(包括外星环境和可能的攻击)时,都将是无价之宝!”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挫折就因噎废食!
人类文明的伟大,就在于永不停息的探索和挑战精神!
如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我们和坐以待毙有何区别?”
“苏雨晴部长和她的团队是英雄,他们是在为文明的未来冒险!
我们应该支持他们,而不是指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