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象征着西方流行文化中心的纽约时代广场,此刻被一片东方的瑰丽色彩与灵动气韵所笼罩。
巨大的环形全息屏幕上,不再是好莱坞明星或硅谷科技产品的广告,而是流淌着水墨山水的意境,展现着敦煌飞天的曼妙,或是演绎着基于《山海经》改编的、视觉震撼力越所有过往认知的奇幻史诗片段。
广场上空,几架“蜻蜓”
无人机正以极高的同步率,表演着融合了中国古典舞韵律与未来科技感的灯光秀,勾勒出龙飞凤舞、星汉灿烂的图景。
行人驻足,仰头观看,脸上写满了惊叹与沉醉,许多人身上还穿着印有巧妙变形汉字或东方哲学语句的时尚服饰。
这并非孤例。
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伦敦的摄政王街、东京的涩谷十字路口……类似的情景正在全球各大都市的核心地带上演。
一种深沉、优雅、充满历史底蕴又极具未来感的东方美学与价值观,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席卷全球文明的每一个角落。
这便是继科技、经济、军事领域的绝对领先之后,华夏起的又一场静默而深刻的革命——文化输出,一场名为“汉风”
的全球文化浪潮。
“汉风”
浪潮的崛起,绝非简单的政策推动或资本扩张,其根基在于两大核心优势:极致的内容创造力与降维打击的传播科技。
在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风雅颂”
文化创意中心(内部代号“文渊阁”
),张诚与中心负责人,一位兼具深厚国学修养与国际化视野的年轻文化战略家——苏星河,正审视着“汉风”
计划的核心成果。
炎黄集团旗下的“光影梦工厂”
出品的作品,早已摆脱了单纯模仿好莱坞或讲述古老传说的阶段。
一部名为《星河·礼》的科幻史诗,将“礼”
这一东方核心价值观念置于星际外交的宏大背景下,其构建的宇宙社会学体系深邃严谨,视觉特效依托“伏羲”
渲染和“灵境”
技术,达到了真假难辨、美轮美奂的境地,全球票房打破所有记录。
动画电影《山海》系列,则完全基于《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以独特的东方水墨渲染3d技术,构建了一个瑰丽雄奇、哲学意蕴深厚的上古世界,其艺术风格引领全球动画潮流。
古老的编钟、古琴、箜篌与现代电子乐、量子音效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被称为“新国风”
的音乐流派。
通过“灵境”
技术举办的虚拟演唱会,观众可以“置身”
于唐诗宋词描绘的意境中,与演奏者的精神共鸣,体验远传统演唱会的沉浸感。
在“须弥山”
虚拟世界中,专门开辟了“华夏万卷”
区域。
用户不仅可以“亲临”
紫禁城、漫步苏州园林,更能“参与”
曲水流觞的雅集,“见证”
赤壁之战的壮烈,“跟随”
徐霞客的脚步游历名山大川。
这种基于史实和文学、又经过合理艺术加工的沉浸式体验,让全球用户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从“知识”
层面跃升至“感受”
层面,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认同和文化向往。
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纷纷升级为“华夏文化体验中心”
,内部搭载了小型化的“灵境”
设备和全息投影系统,让海外民众能更方便地深度体验中国文化。
基于“后稷”
计划的顶级食材和“伏羲”
优化的营养搭配,中式料理不仅美味,更被赋予了“食疗”
、“养生”
的科技内涵,全球高端餐饮界以能提供正宗的中式宴席为荣。
智能厨具让复杂的中国菜烹饪走入寻常百姓家。
汉服、旗袍等传统服饰元素,经过现代设计语言的解构与重塑,既保留了东方的神韵,又符合当代审美与实用需求,成为全球时尚界的宠儿。
其背后蕴含的“天人合一”
、“中庸和谐”
的哲学理念也随之传播。
太极拳、八段锦、中医养生理念,在“女娲”
计划和“神农”
纳米虫的科技背书下,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广泛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