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影悄然出现在实验室门口,他没有进来,只是对着张诚做了一个特殊的手势——代表有极其重要且无法延迟的外部访客。
张诚眉头微蹙,但很快恢复平静。
他对身边的几位院士低声交代了几句,便快步走出实验室。
“是谁?”
张诚边走边问,语气带着一丝被打断的不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任总。”
赵伟低声汇报,“他亲自来了,现在贵宾室。
姿态放得很低,但意图明确,希望寻求与集团的深度合作,甚至……入股。”
张诚脚步顿了一下。
华为?这家中国民营科技的旗帜,其技术实力、产业布局和国际影响力,他自然清楚。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的到来,既是机遇,也可能带来变数。
“请他到一号会议室。”
张诚迅做出了决定,“另外,通知董事局轮值李主席,请他一同参与会谈。”
炎黄集团的董事局轮值主席,按照章程,此时正由董事局选举的炎黄研究院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李卫国担任。
一号会议室内,任总安静地坐在那里,没有带庞大的随行团队,只有两位助理等在门外。
他穿着简单的衬衫,面容清癯,眼神却依旧睿智而坚定,带着岁月沉淀下的从容与洞察。
见到张诚进来,他立刻站起身,主动伸出手。
“张院士,冒昧打扰,实在是情非得已,见谅!
见谅。”
任总的声音温和,带着特有的口音,态度诚恳。
“任总言重了,您能亲自前来,是炎黄集团的荣幸。”
张诚与他握手,请他重新落座。
李卫国也很快赶到,三位足以影响中国科技产业格局的人物,在这间安静的会议室里聚。
没有过多的寒暄,任总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凝重:“张董事长,李主席,贵集团布的‘破晓’电池和‘生命一号’基因优化液,是划时代的成就,令人敬佩。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感焦虑。
当前的国际环境,山雨欲来。
单打独斗,纵然英雄,也难免势单力薄。”
他顿了顿,继续道:“华为在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有三十多年的积累,在全球有研体系、市场渠道,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支能打硬仗、懂得如何在极限压力下生存和展的技术和管理团队。
我们在芯片设计、底层算法、材料工艺、5g6g通信标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沉淀。”
“我们希望能与炎黄集团建立最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
任总的目光看向张诚,充满诚意,“可以是技术共享,可以是联合研,也可以是在某些特定领域成立合资公司。
如果条件允许,华为也愿意通过增资或换股的方式,成为炎黄集团的战略股东,与集团,更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张诚安静地听着,手指轻轻在桌面上点动。
他明白任总话语背后的深意。
华为感受到了技术代际碾压的危机,也看到了携手共进的巨大机遇。
更重要的是,华为所代表的坚韧不拔的工程师文化和庞大的产业生态,正是未来的“伏羲计划”
和“羲和计划”
所需要的。
李卫国作为资深的投资家和国家资本代表,则更关注合作的可行性与合规性。
“任总,华为的实力和诚意,我们毫不怀疑。
任何深度的资本合作,都需要经过董事局的详细论证和表决。
尤其是涉及股权变动,程序必须严谨。”
他看向张诚,“张董事长,您的意见是?”
张诚沉吟片刻,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任总,我赞同您的判断。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构建自主可控、坚韧强大的产业和技术生态,是必然选择。
华为的技术积累、工程化能力和全球视野,对集团的展至关重要。”
他话锋一转:“具体的合作模式,是技术授权、成立合资公司,还是股权层面的深度绑定,各有利弊,需要专业和详尽的评估。
这并非我一人可以决断。”
他看向李卫国,“李主席,由您牵头,组织集团商务部、战略展部、法务部及财务部成立专项工作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