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的压力、辛酸和疲惫,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成功的狂喜和泪水。
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个项目,这是实现了技术的跨越式展!
一套独属于中国、领先世界的新一代高通量通信卫星系统核心技术,在这秦岭深处的基地中,诞生了!
项目总结大会后,基地举行了简单而热烈的庆功宴。
没有山珍海味,只有食堂精心准备的饭菜,但气氛却无比真挚和热烈。
所有人都纷纷向张诚敬酒(以茶代酒),表达着由衷的敬佩和感激。
周教授感慨道:“这三个月,我老头子算是开了眼界了。
以前总觉得数学是数学,工程是工程。
现在才明白,真正顶尖的数学,就是最强大的工程引擎!”
刘博士也动情地说:“张教授不仅教我们怎么解决问题,更教我们怎么面对困难。
这份沉着和乐观,我会记一辈子。”
张诚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样子,微笑着回应大家的赞誉:“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能与各位共事,是我的荣幸。”
庆功宴结束后,张诚婉拒了基地的再三挽留,决定次日便返回北京。
还有更多的课题,在等待着他。
离开的那天清晨,雪花再次飘落。
基地的主要领导和核心专家们,集体到门口送行。
车辆启动,缓缓驶离这片奋战了百余个日夜的地方。
张诚透过车窗,看着后视镜里那些在雪中用力挥手、身影越来越小的专家学者们,他们的脸上,有不舍,有感激,更有一种因共同成就了伟大事业而焕出的自豪与光彩。
秦岭静谧,雪花无声。
但张诚知道,在此地孕育成功的技术,即将化作遨游于星海的卫星,将中国的通信网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他,这位年轻的数学家,又一次以他的方式,将深邃的理论转化为推动国家进步的切实力量。
西行三月,功成身退。
一段充满挑战与温暖的合作岁月,就此落下帷幕,但由此开启的,是中国通信卫星事业一个崭新的、领先世界的时代。
星海之路,已然启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