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可能在普林斯顿找到更多知音和合作者。
一时间,世界最顶尖的几家理论研究所和大学,纷纷向这位十二岁的少年伸出了最诱人的臂膀,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充满了尊重和渴望。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张诚身上,想看他如何应对这甜蜜的“围攻”
。
张诚放下手中的茶杯,脸上依旧带着那抹从容的微笑。
他先向德利涅、丘成桐、塞尔、威滕等诸位先生微微欠身,表达感谢。
“非常感谢德利涅教授、丘教授、塞尔教授、威滕教授,以及各位的厚爱和邀请。”
他的声音清晰而稳定,“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哈佛大学、法兰西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这些都是我心目中崇高的学术圣殿,能得到诸位的认可和邀请,是我莫大的荣幸。”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眼神真诚而坚定。
“然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深信知识的探索固然无国界,但知识的生根与成长,却需要适宜的土壤。
我生于斯,长于斯,我的思维方式,我的文化根基,都深深植根于脚下这片土地。
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为我提供了unpara11e1ed(无与伦比)的支持和自由探索的空间。
目前,我深感在这里,我能最有效地进行我的研究工作,并将我的力量贡献于我所属的文明谱系。”
他用了“文明谱系”
这个词,显得既宏大又贴切。
“因此,请允许我暂时留在目前的位置。
但我向各位保证,科学的交流与合作是永恒的。
我非常期待在未来,能以访问学者、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与在座的各位,以及你们所代表的杰出机构,进行深入而持续的交流。
我相信,思想的流动不会因地理的界限而阻断。”
他的回应,既明确表达了对现有平台的忠诚和归属感,又没有断然拒绝未来的合作可能,措辞委婉而得体,充满了远见和智慧。
既照顾了各位邀请者的面子,又坚守了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在座的诸位大佬都是人精,自然听懂了张诚话中的深意。
他们虽然略感遗憾,但更多的是对这位年轻人如此年轻就拥有这般清晰认知和坚定意志的欣赏。
德利涅缓缓点头,丘成桐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塞尔教授甚至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
“很好的决定。”
威滕教授打破短暂的沉默,温和地说,“尊重自己的文化之根,与保持科学的开放性,同样重要。”
这个话题便在此告一段落,气氛重新变得轻松。
这时,不知是谁将话题引向了即将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以及每四年颁一次的、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
的菲尔兹奖。
“按照惯例,”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用他低沉的嗓音说道,带着一丝毋庸置疑的肯定,“证明黎曼猜想这样的成就,菲尔兹奖,张,你将是毫无疑问的得主。
甚至不需要,仅凭你提出的‘历史层积动力学’理论学说,就足以获奖。”
安德烈·奥昆科夫笑着补充:“这恐怕是菲尔兹奖历史上最没有悬念的一次了。
四十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对张来说,简直像是特意为他预留了二十几年的窗口期。”
陶哲轩幽默地接口:“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这个记录,我看是前无古人,后面……”
他摇了摇头,意思不言而喻。
这时,阿兰·孔涅若有所思地插言,语气带着一丝哲学的慨叹:“恐怕也是后无来者了。
如此年纪,解决如此规模的问题,开创如此深远的框架……这不仅仅是天赋,更像是人类智慧在某个特定个体身上的一次……集中迸。
纵观数学史,也难寻类似的先例。”
“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这样的评价,从在座这些本身就站在人类智力巅峰的人口中所出,其分量之重,足以让任何听到的人心神摇曳。
然而,张诚听闻此言,脸上并未出现任何骄矜之色。
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咀嚼这句话的重量,然后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平和地望向众人,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洞见:
“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