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诚在论文末尾敲下最后一个句点,点击保存,将那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文档安然存置于硬盘之中时,一种难以言喻的圆满感与松弛感,如同温润的泉水,悄然漫过心田。
两个半月的孤独探索,七日的精雕细琢,近三个月的极致专注,所有的压力、疲惫与期待,仿佛都在这一刻找到了归宿。
他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没有立刻起身,也没有去呼唤门外的助理,只是任由这份完成重大使命后的宁静与空灵包裹着自己。
窗外的夕阳已完全沉入地平线,只在天边留下一道绚烂的、如同燃烧余烬般的金红色光带,书房内没有开灯,光线昏暗,将他的身影勾勒得有些模糊。
就在这万籁俱寂,心神归于极度平和的时刻,那熟悉的、仿佛源自灵魂深处的提示音,毫无征兆地,再次清晰响起。
【叮——】
【检测到宿主已完成挑战性任务:破解黎曼猜想。
】
【任务提交判定:有效。
】
【任务耗时统计:自任务布至有效解决方案提交,总计两个月零二十八天。
】
【任务评定等级:sss级。
】
【任务奖励放:】
·积分:+1o,ooo,ooo点。
·任意学科经验值:+1o,ooo,ooo点。
【寄语:】
“于无声处,你倾听了逻辑深渊的回响;”
“于至暗中,你点燃了理性星空的火焰。”
“你不仅证明了一个猜想,更拓展了人类思维的疆域。”
“真理的阶梯已被铸就,前路,尚有万千星辰。”
系统的提示音冰冷而机械,但那段寄语,却仿佛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赞许与期许,与他之前在北大演讲的主题隐隐呼应。
海量的积分与经验值瞬间注入他的“账户”
,那是一笔足以让任何知晓其价值的存在为之疯狂的巨额“财富”
。
然而,张诚的心湖,却只是微微荡漾起一丝涟漪,随即迅恢复了古井无波的状态。
sss级评定,在他的预料之内。
两个多月近乎不眠不休的攻坚,若非有着越常人的毅力、智慧以及那灵光乍现的文明启迪,绝无可能完成。
这奖励,是他应得的。
但他并未急于去“消费”
这笔财富。
没有立刻去提升某个学科的等级,也没有去浏览系统商城那可能因此而解锁的、更加惊人的物品或知识。
此刻,他的心神依旧萦绕在那篇刚刚完成的论文上。
系统奖励是“果”
,而论文本身,才是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因”
。
相比于外在的奖励,他更在意的是这份凝聚了他智慧结晶的成果本身。
他只是心念微动,确认了奖励的接收,便将系统的界面暂时搁置,意识完全回归现实。
他站起身,打开了书房的灯。
柔和而明亮的光线瞬间驱散了昏暗,也驱散了那片刻的休憩氛围。
工作,尚未完全结束。
第二天,张诚并未进行任何高强度的思考或创作。
他给自己安排的是一项相对“轻松”
,却同样至关重要的任务——最终审核与格式校准。
他重新打开了那份名为《基于历史层积动力学框架的黎曼猜想证明》的文档。
但这一次,他的角色从一个创造者、书写者,转变为了一个最苛刻的读者、最挑剔的审核官。
他逐字逐句地阅读全文,目光锐利如鹰。
他检查的,不再是数学逻辑的正确性——那在之前的推导和七日的整理中早已反复锤炼过——而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
·每一个数学符号的字体、大小、上下标是否精确无误?
·每一个定理、引理、定义的编号是否连续,引用是否准确?
·文献列表中的每一位作者、期刊名称、年份、卷期、页码,是否与原始出处完全一致?
·语言的表述是否清晰、无歧义?是否存在冗赘或可能引起误解的句子?
·整体的章节结构、段落划分,是否符合顶尖数学期刊的严谨规范?
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
他就像一个即将送出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