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时光总是显得格外短暂,仿佛指尖的流沙,越是珍惜,便流逝得越快。
浓浓的的年味儿还弥漫在半山村的空气中,红艳艳的春联和灯笼依旧散着喜庆的气息,但日历却无情地翻到了离别的时刻。
正月十一的清晨,薄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静谧的村庄,冬日的朝阳尚未完全跃出东方的山梁,只在天地相接处染上了一抹淡淡的、暖金色的光晕。
张家院落里,却早已亮起了灯火,人影绰绰。
与归来时的喧嚣热烈不同,此刻的离别,带着一种更为深沉和不舍的静谧。
母亲李秀兰天不亮就起了床,灶膛里的火燃得旺旺的,做了张诚从小到大最爱吃的手擀面,卧了两个金灿灿的荷包蛋。
她看着儿子坐在八仙桌前,像小时候一样,安静地、一口一口地吃着面,眼眶不由自主地又红了,背过身去,悄悄用围裙角擦了擦。
她知道儿子这一走,又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下一次这样围坐在一起吃她做的饭,或许又要等到下一个寒冬岁末。
父亲张建军默默地将儿子简单的行李——一个装着他随身笔记和书籍的背包,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确保没有遗漏。
他话不多,只是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那厚实粗糙的手掌传递着无言的嘱托与支持。
一切尽在不言中。
爷爷张满仓和奶奶相互搀扶着,站在房门口,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牵挂。
奶奶一遍遍地念叨着:“到了就给家里来个信儿……天冷,多穿点……别太累着……”
爷爷则只是重重地点着头,浑浊的眼睛一直看着孙子,仿佛要将他的样子更深地刻在心里。
十岁的弟弟张磊,似乎也感受到了离别的气氛,不像往日那般活泼。
他紧紧拽着哥哥的衣角,仰着小脸,眼睛里噙着泪花,小声地问:“哥,你下次什么时候回来?我……我下次考试一定考第一名!”
张诚蹲下身,平视着弟弟,温和地摸了摸他的头,语气坚定而温暖:“小磊乖,在家听爸妈和爷爷奶奶的话,好好学习,但也别忘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哥哥有时间就会回来看你。
相信你一定能考第一名,但更重要的是学到真本事,明白吗?”
小张磊用力地点了点头,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汽车平稳的引擎声。
一辆外观普通但显然经过特殊改装的黑色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门口。
车门打开,一身利落便装的陈刚快步走下,他先是对张诚及其家人敬了一个标准的注目礼,然后沉稳地打开后备箱,从张建军手中接过行李,稳妥地放了进去。
陈刚的出现,像是一个无声的信号,离别的时刻真的到了。
张诚站起身,目光逐一扫过面前的每一位家人。
他看着父母眼中强忍的不舍,看着爷爷奶奶佝偻身影里满载的慈爱,看着弟弟那依赖又懂事的眼神。
一股暖流与酸涩交织的情绪涌上心头,但他迅将其压下,脸上露出了让家人安心的、平静的微笑。
“爷爷,奶奶,爸,妈,小磊,我走了。
你们多保重身体,不用惦记我。”
他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安定力量,“家里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现在交通方便,我有空就回来看你们。”
他走上前,轻轻拥抱了一下母亲,感受到母亲身体的微微颤抖和那份无言的爱。
他又与父亲用力地握了握手,与爷爷奶奶再次道别,最后揉了揉弟弟的头。
没有过多的缠绵话语,所有的牵挂与不舍,都融在了这简单的动作和眼神交汇之中。
在家人依依不舍的注视下,张诚转身,步履坚定地走向车门。
陈刚为他拉开车门,护住头顶。
张诚坐进车内,透过车窗,再次向站在院门口的家人挥了挥手。
车辆缓缓启动,调头,驶上了村中平整的水泥路。
张诚透过后车窗,看到家人的身影在视野中渐渐变小,母亲还在抬手挥动着,父亲扶着爷爷奶奶,弟弟则向前跑了几步,直到车辆拐过村口的老槐树,再也看不见了。
他缓缓收回目光,靠在舒适的后座椅背上,轻轻闭上了眼睛。
车窗外的世界,薄雾正在渐渐散去,黄土高原雄浑而苍凉的轮廓在晨曦中变得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