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持久、仿佛要冲破屋顶的掌声,轰然爆!
这掌声,是数学界最高规格的致敬,是对一项伟大工作的最终、也是最无可争议的认可!
它代表着,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困扰了人类近三个世纪的智识高峰,从此刻起,正式被攻克!
而攻克它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年仅十一岁的少年!
掌声持续了将近两分钟,才在主持人的示意下缓缓停息。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激动地走到台前,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我宣布,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
再次感谢张诚研究员为我们带来的这场无与伦比的学术盛宴!
感谢各位学者的莅临与精彩交流!”
报告会正式落下帷幕。
台下的人群并未立刻散去。
许多学者,尤其是前排的那些大佬们,纷纷涌向讲台,希望能与张诚进行更近距离的交流。
张诚被热情的人群围在中间,他依旧保持着谦和的态度,与上前祝贺和询问的学者们简短地交谈。
威尔逊教授用力地握了握他的手:“出色的工作,张!
你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德利涅院士难得地露出了温和的笑容:“未来是你们的,年轻人。
期待你接下来的工作。”
丘成桐先生用中文勉励道:“了不起!
为中国人争光了!”
陶哲轩则像个好奇的学生,快地又问了一个关于方法推广的技术性问题,得到张言简意赅的回答后,他满意地笑了。
在满足了大部分人的交流需求后,张诚在中科院和北大工作人员的护送下,离开了报告厅,前往准备好的休息室。
当他离去的背影消失在侧门时,礼堂内依旧人声鼎沸。
学者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激动地讨论着刚才的报告和问答,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收获。
毫无疑问,这一天,这一刻,将深深烙印在场每一个人的记忆中,并随着他们的口耳相传,成为世界数学史上一段永恒的传奇。
而传奇的主角,此刻正坐在安静的休息室里,喝着水,闭目养神。
外界的一切赞誉与喧嚣,似乎都与他无关。
对于他而言,这只是攀登科学高峰途中,一个被成功跨越的节点。
休息之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