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出惊人的创造力。
许多学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再满足于死记硬背和应付考试,而是开始尝试理解知识背后的深刻联系,主动去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
一股“交叉学习”
的风气悄然兴起。
他也成为了老师们口中“别人家的学生”
的终极版本。
但这一次,这种比较带来的不再是压力下的厌烦,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的崇高激励。
看到与自己同龄(甚至更小)的人取得了如此成就,很多学生在震撼之余,也油然生出了一股“彼可取而代之”
的豪情与动力。
张诚,以他十一岁的年纪和接连不断的、站在世界之巅的学术成果,已然越了“天才学生”
的范畴,成为了这个时代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他象征着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惊人高度,象征着知识探索永无止境的魅力,更象征着年轻一代敢于挑战权威、定义未来的无限可能。
论文引起的轰动仍在持续酵,学术界的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才刚刚开始。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张诚,在南大那间安静的书房里,或许只是平静地合上了刊登他论文的期刊页面,将目光投向了白板上尚未解决的下一个难题。
世界的喧嚣属于世界,他的宁静属于真理。
但对于无数被他的光芒所照亮的年轻心灵而言,一个全新的、充满了想象力与可能性的科学世界,已经由此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