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也?今日方知何为‘生而知之’!”
一位从海外赶来的年轻博士后喃喃自语:“他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我们好像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差距。”
许多学生更是心潮澎湃,将张诚视作了毕生追求的偶像与标杆。
这场在交大礼堂的报告,注定将成为中国学术界乃至世界科学史上的一段传奇。
它不仅仅展示了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更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融合了极度深邃与极度年轻的、不可思议的学术气象。
张诚,以他十岁的年纪,站在了人类智慧探索的前沿,与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头脑进行着平等而深刻的对话。
他的存在本身,就在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可能”
的认知边界。
而对他来说,这只是一次例行的学术交流。
当人群终于散去,他收拾好讲稿,平静地走出报告厅,融入上海的夜色之中。
他的脑海中,或许已经在思考下一个等待着他去照亮的那片“钻石切面”
了。
前路漫漫,唯智永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