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感觉自己连他文章的皮毛都没摸到……”
课堂上,原本心高气傲的北大中文系才子才女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令人绝望的差距。
之前《意气论》带来的震撼尚未完全平复,这篇《三境递进论》则彻底击穿了他们心理防线。
张诚在他们心中,已然从“数学神童”
晋升为无法理解的“文理全神”
。
哲学系的教授们在课后沙龙里,围绕着《三境递进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子对儒道精神差异的把握,可谓一针见血。
楚王之仁限于疆域,孔子之仁推及人类,老子之道则越人我,直指自然。
这个‘三境递进’的框架,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哲学分析模型!”
“更难得的是其历史视野。
他将抽象的哲学境界与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相印证,管仲、商鞅、文景、张良、郭子仪……使得高深的哲理变得可触可感,这需要何等深厚的史识!”
“你们注意到最后了吗?他引庄周梦蝶作结,将‘失之得之’的至境归于物我两忘的逍遥,这画龙点睛之笔,简直神了!”
教授们一致认为,单凭这篇策论,张诚就足以在国学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他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让许多专业研究者都感到汗颜。
未名再次被“张诚”
和“《三境递进论》”
刷屏,帖子热度远以往。
【标题:《三境递进论》全文搬运!
跪求大神分析,这真是人类能写出来的?】
【标题:理性讨论,张诚的国学水平在北大能排进前百分之几?】
【标题:完了,我感觉我们文史哲专业的同学可以集体转行了……】
【标题:谁能告诉我,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数学年刊刷完,回来顺手屠榜文史?】
【标题:内部消息!
张诚本学期期末考核,数理化英史,全科满分!
全科满分啊!
】
最后那个关于“全科满分”
的帖子,如同投入沸油的冰块,瞬间引爆了更大的轰动。
之前还有人猜测张诚是否偏科,此刻,所有疑虑被这铁一般的事实砸得粉碎。
清华园内:复杂的敬佩与自省
与北大一街之隔的清华园,同样被这股风暴席卷。
清华以理工科见长,学生们素来更为理性务实,但张诚的“全科满分”
和《三境递进论》,依旧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精密仪器系的实验室里,几个博士生一边调试设备,一边议论。
“听说了吗?北大的那个张诚,这次期末数理化全是满分!
题目是院士出的,博士难度!”
“真的假的?博士难度满分?他还是人吗?”
“不止呢,你看这篇《三境递进论》,表在北大校报上,我们文科院系的老师都在传阅,说是写得极好。”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博士放下手中的电路板,叹了口气:“我以前觉得,我们搞理工科的,文史差点没关系。
现在看了张诚,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学霸’。
人家是文理双修,还都修到了顶!
我们这……唉,还得加把劲啊。”
清华水利系的宿舍里,学生们则在讨论那篇策论本身。
“这文章写得是真好!
虽然有些古文看不太懂,但那个意思能明白。
从楚王到孔子再到老子,境界一层层提高,说得挺有道理的。”
“我以前觉得老子‘失之得之’有点玄乎,被他这么一解释,用黄帝遗玄珠、张良功成身退这些例子一比,好像还真能理解一点了。”
“看来真不能死读书,得多看看这些人文的东西,开阔一下眼界和思路。
你看人家张诚,数学物理那么强,文史一点不拉下,这才是大才!”
清华的校园论坛上,也充满了对张诚的敬佩和自省。
“隔壁张诚,恐怖如斯!
全科满分+《数学年刊》双杀+《北大学报》策论神文……这战绩,可以封神了吧?”
“我终于理解什么叫‘别人家的孩子’了……”
“建议学校把张诚的事迹印成册子,给每个新生,作为励志(打击)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