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常常会一起出门散步。
父亲开着车,带他们去县城新修的广场,去看夜晚灯光下喷泉起舞;或者就在小区里走走,遇到相熟的邻居,对方总会热情地打招呼,夸赞张诚有出息,张建军和李秀兰便会笑着谦虚回应,但那眉眼间的笑意却藏也藏不住。
弟弟张磊像只快乐的小鸟,在前面跑来跑去,不时回头喊着“哥哥快看”
。
夜晚,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或者摇着蒲扇在阳台上乘凉聊天的时光。
张诚会挑选一些大学里有趣的、不那么艰深的事情讲给家人听,比如清华园荷塘的景色,北大图书馆的浩瀚,或者同学们之间的趣闻,引得家人阵阵笑声。
他绝口不提《数学年刊》,不提清华报告会的盛况,那些光环被他小心翼翼地收敛起来,在家里,他只想做父母眼中需要关怀的儿子,爷爷奶妈心里永远长不大的孙子,弟弟依赖的哥哥。
这个暑假,家乡也在悄然变化。
县城里又多了几栋高楼,街边的店铺更加琳琅满目。
张诚偶尔独自漫步在熟悉的街道上,看着那些曾经留下童年记忆的地方,感受着时光流逝与时代变迁的痕迹,心中有种奇异的平静与充实。
两个月的时间,就在这平淡、温馨、充满了烟火气的日子里,如涓涓细流般悄然滑过。
没有波澜壮阔,没有惊心动魄,有的只是亲人之间最日常的陪伴与守护。
张诚那颗因持续高密度思考而略显疲惫的心,在这份浓郁的亲情滋养下,得到了最有效的放松和修复。
他仿佛一棵在学术沃土上高生长的树苗,此刻回到了最初孕育他的土壤里,贪婪地汲取着那份名为“家”
的养分,让根系更加深植,让身心更加坚韧。
当暑假的尾巴悄然来临,空气中开始夹杂起一丝初秋的凉意时,张诚知道,又到了离家的时刻。
他的行囊里,再次被母亲塞满了家乡的特产和满满的牵挂。
相比离京时的轻快,此刻他的心中多了几分不舍,但更多的是被爱充盈后的温暖与力量。
站在家门口,与家人一一告别。
母亲依旧红着眼圈千叮万嘱,父亲用力地握了握他的手,爷爷奶妈倚在门口不住地挥手,弟弟则抱着他的腿,小声问:“哥哥,你下次什么时候回来?”
张诚俯身摸了摸弟弟的头,微笑道:“很快,放假就回来。
在家要听爸妈和爷爷奶妈的话,好好学习。”
他转身,踏上返京的路。
车窗外,家乡的景象缓缓后退。
他知道,短暂的休憩已经结束,前方,燕园和清华园里,还有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和未知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但这个暑假,与家人共度的这两个月其乐融融的时光,已然化为他心底最柔软也最坚实的一部分,将支撑着他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家的温暖,是游子心中永不熄灭的灯盏。
而对于张诚而言,这盏灯,将永远照亮他攀登科学险峰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