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涓涓细流,在燕园的湖光塔影与书页墨香间悄然滑过。
自张诚踏入北大,转眼已两月有余。
这两个月,他如同一株被移植到沃土中的树苗,贪婪地汲取着养分,舒展着枝叶,以一种近乎肉眼可见的度,沉默而坚定地成长着。
他的生活规律得像一座精密的钟摆。
清晨,在未名湖畔的薄雾中慢跑,唤醒沉睡的身体;上午,出现在博士生高阶课程的教室,成为课堂里一道独特而专注的风景;下午至深夜,则完全沉浸在图书馆那片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王淑萍老师将他的生活照料得无微不至,饮食营养均衡,起居定时定点,确保他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联合培养导师小组的几位院士,尤其是徐海院士,也与他保持着定期的交流,对他提出的问题和展现出的思维深度赞赏有加。
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充实,且前景可期。
张诚甚至有些享受这种纯粹被知识和思考填充的状态,仿佛回到了前世在科研道路上心无旁骛的岁月,只是如今的平台更高,资源更广,自身的“基础”
也更雄厚。
然而,命运的轨迹,或者说,那冥冥中存在的“系统大爷”
,似乎总见不得他过于安逸。
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深夜。
张诚刚刚结束对一篇关于“霍奇猜想”
近期某个弱化证明思路的研读,合上手中厚重的《数学年刊》,揉了揉有些胀的太阳穴。
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柔和的光线笼罩着书桌,窗外万籁俱寂,唯有秋虫偶尔的低吟。
就在他准备起身活动一下,稍作休息之时,脑海中那许久未曾主动显现的光幕,毫无征兆地亮了起来,伴随着一种熟悉的、仿佛直接作用于意识的宏大而淡漠的意念:
【任务布:学术之路,启程之碑】
寄语:宿主已步入知识的圣殿,踏上了越凡俗的阶梯。
学术之路,是孤独之路,也是求真之路。
前方并非坦途,而是耸立着无数先贤智慧凝结的巍峨高山,是横亘着人类认知边界的无尽迷雾。
每一次尝试,都可能撞得头破血流;每一次探索,都可能陷入思维的泥沼。
然而,真理的火种,唯有在一次次失败的灰烬中才能重燃;文明的疆域,唯有靠一颗颗无畏的心灵才能拓荒。
成神之路,布满荆棘,亦闪耀星辉。
此刻,路在脚下,碑需自立。
以尔之笔,将真理刻印于时代之卷,让世界,听见你独立思考的第一声啼鸣。
【任务要求:奠基之章】
在农历春节之前,完成十篇能达到在世界顶级数学期刊——《数学年刊》录用标准的学术论文。
(可自行决定投稿表时间)
是否达到录用标准由系统自行判定。
(没办法,系统大爷就是这么叼!
)
【任务奖励】
积分:1oo,ooo点
数学经验值:1oo,ooo点
【失败惩罚】
无(但系统提示:机遇转瞬即逝,宿主的成长不应止步于安逸。
)
光幕上的文字清晰无比,那寄语带着一种冰冷的哲理性,如同来自高维世界的箴言,既阐述了道路的艰难,也点明了其意义所在。
但张诚此刻完全顾不上品味这寄语的深意,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十篇”
和“《数学年刊》”
这几个字眼上。
“我……靠?!”
饶是张诚两世为人,心性早已锤炼得沉稳如山,此刻也忍不住在心里爆出了一句粗口,整个人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瞬间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睡意全无。
麻了!
真的麻了!
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让他头皮麻。
《数学年刊》!
那可是数学界的四大神刊之!
是无数数学家终其一生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学术巅峰!
每一篇能登上《数学年刊》的论文,无不是对某个数学领域有着重大推进或开创性贡献的成果,需要经过极其严苛、漫长的同行评议。
很多知名的数学家,一辈子能在上面表一两篇,就足以奠定其学术地位。
而现在,系统要求他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扣除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