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理论预测的细微偏差可能蕴含的新物理;他浏览着关于新型二维材料制备与应用的论文,评估着其与系统知识中某些未来材料的关联与差距;他也关注着人工智能领域在深度学习架构上的优化,以及量子计算在纠错码方面的新方案……
这种全方位、高强度的信息输入和思维锤炼,效果是显着的。
他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度膨胀、交织、重构。
不同学科的知识在他的脑海中碰撞,时常会迸出一些奇思妙想。
他会因为物理学中一个关于对称性破缺的深刻论述,而联想到数学中某个群论结构的特殊性质;也会因为信息学中一种新的编码理论,而灵感一闪,觉得或许可以应用于优化某种材料计算模拟的算法。
他并没有急于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或写成论文,而是不断地积累、沉淀、反刍。
他知道,根基越深厚,未来才能建起越高的大厦。
偶尔,他也会在未名湖畔散步,看湖光塔影,看莘莘学子。
或在静园草坪旁,听不知名乐手的吉他声飘荡。
燕园的包容与宁静,给了他思考和成长的绝佳土壤。
一个月的时间,悄然流逝。
张诚站在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夕阳下被染成金黄的博雅塔,心中充满了一种充实的喜悦。
顶尖大学,果然是顶尖大学。
这里不仅有大师,有丰富的藏书,更有一种无处不在的、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
在这里,每一个求知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都能获得最有力的支持。
“有了好的平台相助,真能事半功倍。”
他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
燕园的第一页,已经翻开,而他知道,更加波澜壮阔的篇章,还在后面。
他的燕园求学路,才刚刚启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