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稍歇,方云逸放下衣袖,气息显得有些急促,胸膛微微起伏,仿佛刚才那几句话和一阵咳嗽已耗去了他不少力气。他缓缓喘息了几下,才缓缓开口,声音比刚才更显虚弱!
“回禀陛下,其北境之事…一切始末,具已…详实地记录在传回兵部的那份八百里加急军报之中。周擎天将军与钦差副使李大人联名用印,句句属实,字字确凿。”
他顿了顿,似乎在积攒力气,然后才继续说道,“但既然陛下和众位大臣心存疑虑,想要听草民亲口描述………”
“那……草民便依旨,在此再复述一遍。”
方云逸的目光看似虚弱地扫过御道两侧的文武百官,在掠过文官班列中某个身影时,微不可察地停留了一瞬。
那人正是钦差李文翰。他此刻位列文班中后位置,低着头,双手紧握玉笏,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昨天晚上,乾帝秘密召见他深夜入宫,在御书房那压抑的气氛中,整个过程都让他汗流浃背、浑身湿透,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一般。
乾帝的问题刁钻而犀利,直指北境之事的种种疑点,尤其是关于张怀远之死和方云逸作用的细节。
好在,方云逸在回京都之前,就已经给了他预判,几乎料定乾帝会问哪些问题,并教他如何逐一回应。
他几乎是凭借着对方云逸的恐惧和对自身性命、家族安危的担忧,强行支撑,按照方云逸设定的“剧本”,磕磕绊绊地应付了过去。
最后才在乾帝那深沉而带着些怀疑的目光中,如蒙大赦般退出了御书房。
此刻,站在奉天殿上,听着方云逸那虚弱但清晰的声音,李文翰内心无比渴望,甚至是在祈祷,方云逸能承受得了今日这殿内的狂风暴雨,能将对答完美地支撑下去。
他深知,自己已经和方云逸绑在了一根绳上,只要方云逸一个露馅,言辞出现丝毫的破绽,被群臣,尤其被赵元明抓住把柄,那么他李文翰,也将随之万劫不复,死无葬身之地。
而就在李文翰内心煎熬之际,方云逸已经开始了他“虚弱”但条理清晰的叙述!
“启禀陛下,事情始于蛮族南院大王兀术鲁,亲率数万精锐,突然猛攻乌山关……”
“乌山关年久失修,守军兵力不足,周擎天将军虽浴血奋战,仍旧是寡不敌众,关墙危殆……草民当时恰好在乌山关内,见状亦是心急如焚……”
方云逸按照军报的基调,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在危急关头,凭借方家血脉的威望、协助周擎天稳定军心,并献策求援的角色。
他讲述张怀远如何“忠勇为国”,接到求援后毅然率铁壁关主力出关救援,如何与兀术鲁大军在铁壁关外浴血鏖战,最终“壮烈殉国”。
方云逸语速不快,时常因为“气力不济”而略微停顿,或者伴着一两声压抑的咳嗽,但叙述的脉络却异常清晰。
每当讲到关键之处,比如张怀远出击的时机、蛮军主力的动向、以及最后他如何“临危受命”。
整合溃兵,利用落霞坡地势设伏,断敌后路,并趁蛮军因兀术鲁战死而军心大乱时发动奇袭,都描述得仿佛身临其境。
却又紧扣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