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空阴沉得如同浸透了脏水的抹布,厚重的乌云低低地压着北平城的飞檐斗拱,闷热无风,连树梢都纹丝不动,只有蝉在声嘶力竭地鸣叫,预告着一场夏日雷雨的不可避免。
空气黏稠得能拧出水来,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滞的湿热。
早读课的铃声有气无力地敲过,高二(丙)班的教室里,回荡着更加有气无力、参差不齐的诵读声,像是濒死病人的呓语。
汗水浸湿了少年们单薄的夏布衫,贴在背上,黏腻不堪。
林怀安(郝楠仁)坐在靠窗的位置,摊开的国文课本下,隐秘地压着国文教师王先生私下赠予的那本边角已磨损的《会考纲要精析》。
距离决定命运的毕业会考日益临近,他内心对学业的焦虑,与对时局更深沉、更具体的担忧——昨日隐约听到的关于会考可能暗含 “甄别”意图、甚至与“睦邻”政策挂钩的风声——紧紧缠绕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用那支从现代带来的金色记号笔勾画着《孟子》中的要点,但笔尖仿佛凝滞在纸上。
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强烈压抑感,并非仅仅来自天气,更来自这死寂的课堂,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连平日最是闹腾、仿佛永远精力过剩的王韭聪,今天也反常地安静,趴在桌上,用铅笔无聊地戳着桌面,眼神闪烁不定。
前排的苏清墨,秀眉微蹙,不时抬起清澈却隐含忧色的眼眸,望向窗外那令人窒息的天色,仿佛在寻找一丝裂隙。
早读进行到一半,教室门被“哐当”一声,毫无预兆地猛地推开!
这声响如同惊雷,劈碎了教室里虚伪的平静。
所有人心头一跳,目光齐刷刷射向门口。
训育主任孙主任面色铁青,像是戴了一张僵硬的面具,步伐沉重而略显机械地走了进来,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死寂中格外刺耳。
他身后,像两道阴影般跟着两名表情同样肃杀、肌肉紧绷的训育处职员。
三人往讲台前一站,一股无形的寒流瞬间席卷了整个教室。
孙主任站定,目光如冰冷的探照灯,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茫然又带着惊惧的脸。
他清了清嗓子,那声音干涩、冰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僵硬的官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
“肃静!”
他顿了顿,制造着令人难堪的寂静,“现在宣布重要通知!”
他展开手中一张盖着鲜红大印的公文纸,纸张摩擦的声音细微却尖锐。
他逐字逐句地宣读,语速缓慢,确保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砸进学生的耳膜:
“接北平市社会局、教育局紧急转奉上峰令谕:为贯彻 ‘睦邻友好’之基本国策,维护华北地方眼下之和平稳定大局,避免无谓之纠纷,即日起,全校师生,务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他抬起头,目光更加锐利,开始逐条宣读,每一条都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
“第一条:严禁任何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