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布满刻痕的旧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林怀安(郝楠仁)此刻破碎的心情。
周日傍晚的林宅,并不宁静。继母王氏在院里指使丫鬟收拾杂物的细碎声响,父亲林崇文在书房隐约的咳嗽声,以及远处街面传来的零星叫卖,交织成一片模糊的背景音,却更反衬出他所在东厢房的死寂。
他反手插上那根老旧的门闩,发出“咔哒”一声轻响,仿佛将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恐慌暂时隔绝。
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籍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
书桌上,那张皱巴巴的月考成绩单,像一道狰狞的伤疤,刺眼地摊开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丁”字,如同判决书,宣告着他这具身体原主的无能,也像冰冷的针,扎在他这个“继任者”的心上。
但此刻,真正灼烧他神经的,并非这纸成绩单。而是昨日在西直门火车站、在红十字会救护所目睹的一切——难民麻木的眼神、伤兵残缺的肢体、空气中浓得化不开的血腥与绝望,还有那声萦绕在耳边的、年轻士兵无意识的呓语:
“娘……我想回家……”
这些画面,与三叔林崇岳那张逐渐模糊的、穿着军装的笑容重叠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大的、几乎要将他压垮的恐惧和负罪感。
别人在用血肉之躯守护这个国家,而他在做什么?
为一个“丁等”成绩自怨自艾?在校园的方寸之地纠结于同窗的欺凌?
“废物……我真是个废物……”
一种深切的无力感,像冰冷的潮水,淹没了他。
不能这样下去!
必须改变!
郝楠仁的灵魂在呐喊。
他深吸一口带着陈腐空气的凉气,强迫自己冷静。
情感上的冲击必须转化为理性的行动。
他需要一個计划,一个清晰到残酷、具体到每一步的作战方案。
他拿出一张新的草纸,提笔的手因用力而指节发白。
目标:期末总成绩达到高二甲班中游水平,成功升入高三甲班。
时限:约60天(至六月底期末考)。
第一步:现状分析(认清深渊的深度)
学业水平:高二丙班中下游。知识体系千疮百孔,数理基础近乎于无,文史积累浮于表面。
与甲班学生系统学习、深度思考的差距,绝非“努力”二字可简单弥补,这中间隔着至少一年半的积累鸿沟。
学习环境:
校内:丙班师资相对薄弱,教学进度慢,要求低。
利用学校的晚自习时间!
时间资源:满打满算60天。
扣除在校上课、必要睡眠、通勤时间,真正可用于追赶和超越的有效学习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