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伤兵用嘶哑的嗓子吼他们:
“看什么看!送死啊?赶紧回家!”
打听25师145团,得到的只有冷笑:
“打光了!回去吧,学生娃!”
饥饿、寒冷、疲惫,加上眼前活生生的苦难,将出发时的豪情冲刷得一干二净。
林怀安心中的英雄梦,在这些真实的痛苦和绝望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
对三叔的担忧,也变成了不祥的预感,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休息时,远方沉闷的滚雷声已是常态。
中午,他们推车爬上一段无遮无挡的缓坡。
突然,凄厉至极的呼啸声由远及近,速度快得无法反应!
“趴下!”
有人嘶吼。
林怀安本能地扑倒,脸狠狠砸在冰冷粗糙的地面上。
耳朵里只剩下撕裂一切的尖啸和心脏的狂跳。
下一秒,地动山摇!巨大的爆炸在坡顶炸响,灼热气浪裹挟泥土碎石扑面而来,大地剧烈颤抖。
那一刻,什么英雄梦、什么证明自己,全都消失,只剩下最原始的、对死亡的恐惧!
炮击短暂停歇后,一队士兵冲过来,厉声呵斥并将他们带到后方连部。
连部设在一个半塌的农家院,沙袋工事、电话线,气氛紧张压抑。
士兵们面带疲惫,眼神却锐利如鹰。
接待他们的张连长,三十多岁,精干黝黑,目光如刀。
他扫了一眼郭兆年那封可笑的“告别信”,又逐一打量这群狼狈不堪的半大孩子,目光最后落在最瘦弱的林怀安身上。
“投军?就你们?”
张连长的声音沙哑冰冷,“小鬼子的炮弹认不认你是学生娃!你这身子骨,上前线就是送死!白白牺牲,有什么价值?!”
林怀安被骂得抬不起头,鼓起勇气带着哭腔问:
“连长,我找我叔叔,25师145团林崇岳连长……”
张连长沉默了一下,指着旁边的重机枪和远方的焦土:
“看见了吗?咱们的枪炮不如人,因为国家弱!工业不行!科技落后!”
他语气沉重,“25师在古北口打得很苦,伤亡很大……你叔叔是英雄,但仗打到这份上……失踪、牺牲,太寻常了。”
他盯着林怀安,一字一句:
“救国,不光是靠我们用血肉堵枪眼!那是没办法的办法!真正的救国,是让国家强起来!让后辈用上最好的飞机大炮!!靠什么?靠知识!靠你们这些读书人!回去!好好念书!学造机器、学造武器!那才是真正的救国!比你现在跑来送死或漫无目的找人,强一百倍!对你家人,也更有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