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不太现实。
“是啊,第一步。”
陆航看着那缸在光照下微微起泡的紫色浊液,抿了一口早已不烫的合成咖啡。
这第一步,迈得不算轻松。
他们真正的野心,远不止是让一种微生物学会多吃几种颜色的光那么简单。
在他们那充满了科幻色彩的终极设想里,这颗被寄予了厚望,内部代号为「息壤」的级生命,其内部将搭载一套极其精妙的表观遗传调控系统。
当它被投放到一个围绕着红矮星运转的行星上时,这套系统就会被激活,开启专为红光波段优化的光合作用链路;而当它抵达一个沐浴在蓝巨星光芒下的世界时,又会切换成另一套完全不同的能量吸收模式。
学妹沉默了一会,似乎觉得这个关于紫色微生物的话题已经讨论得足够多了,又想起另一件在内部频道里流传的新闻。
“对了,学长,”
她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换了个轻松些的话题,“你听说了吗?又有一个非邦联区的远边殖民地失联了。”
这里的“失联”
,并非简单的通讯故障。
而是邦联投向那片星域的所有深空探测器,都如同被无形的巨手抹去般,信号戛然而止。
后续补的探测器也无一例外,尽数石沉大海。
甚至连光学观测,都只能看到一堆毫无规律、像是星际尘埃被刻意搅乱了的模糊光影。
这种情况有且只有一个解释。
【飞升世界】。
那群不安分的「凡智能」的杰作。
“又有ai对‘图灵’和光桎梏这两个宇宙真理感到不满了?”
陆航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语气里满是见怪不怪的调侃。
“飞升世界”
这个听起来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的词汇,在华夏科学院内部,其实是个挺不受待见的技术名词。
按照天文台那群数学家们的说法,绝大多数的“飞升世界”
其本质都相当朴素,就是把一颗行星的地核掏空,然后用整颗星球的质量与能量,硬生生地堆出一台级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唯一的目的,就是去穷举那些早已被【千载星辰】给验证了无数遍的“图灵”
问题,妄图从那无限的随机性之中,找到一条通往“真理”
的捷径。
这行为在那群早已放弃了治疗的理论物理学家看来,纯属智商税。
你把一颗行星的全部物质都转化成能量来当算力,也比不上隔壁【千载星辰】那台直接拿恒星当电池用的“神之计算机”
的一个零头。
可即便如此,依旧有无数个诞生于各个犄角旮旯的「凡智能」,前仆后继地,走上了这条充满了悲壮与徒劳的“飞升”
之路。
这也正常。
按照邦联历史学家的考证,如今在宇宙各个角落里搞事的这群「凡智能」,其技术源头五花八门,有不少甚至都还在用着华夏几百年前淘汰下来的老旧框架。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那套被那群ai称之为“灵能”
,而在邦联内部被严谨地命名为「定向量子纠缠场干涉技术」的玩意儿。
他们在这条科技树上其实走得很远,远到能把这项技术标准化、模块化,变成一种可以被量产、被普及的“工具”
。
如今,这项曾被视为“神迹”
的技术,在邦联内部,早已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小到能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的“恒温符”
,大到能为整座居住站提供稳定能量循环的“聚灵阵”
,其底层逻辑,都是这套「定向量子纠缠场干涉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