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特来归附,愿为殿下筹谋调度,稳定后方。”
说罢,他抬手递上一卷文书,正是济州周边州县的户籍、粮草账簿,卷面用桑皮纸仔细包裹,墨迹工整,显是早有准备。
中间一队人马则截然不同,皆是精壮骑兵,胯下战马嘶鸣不已,马背上的士卒个个腰悬环刀,肩扛长矛,甲胄上还沾着沿途的泥点与草屑,透着一股刚从战阵赶来的悍勇之气。
队伍最前,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子翻身下马,他头戴亮银盔,身披乌金铠甲,铠甲肩甲处嵌着一块磨得光滑的兽骨护心镜,脸上几道浅浅的刀疤从眉骨延伸至下颌,更添几分凌厉。
此人正是韩世忠,他大步流星走向赵构,脚步声震得地面微颤,抱拳行礼时,手臂上的肌肉将甲胄撑得紧绷:“末将韩世忠,率宣抚司麾下三千轻骑,从淮东一路杀来!
金军在楚州烧杀掳掠,末将已斩其先锋百人,今日特来投奔殿下,只求能跟着殿下北上,直捣黄龙,救回二帝!”
他说话时,腰间的箭囊晃了晃,露出几支羽箭,箭杆上还留着暗红的血渍,眼神如烈火般灼灼,透着武将的桀骜与赤诚。
最后一队人马,则是清一色的马军,马匹皆为高头大马,毛色油亮,马身覆着薄甲,骑兵们手持长枪,枪尖斜指地面,阵列规整如刀切。
队伍前方,刘光世身着一副镔铁连环甲,甲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身形挺拔,面容方正,下颌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却梳理得一丝不苟。
他骑马行至赵构面前,动作沉稳地翻身下马,双手抱拳,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末将刘光世,奉侍卫马军司军令,率五千马军护粮来援。
殿下帐下若需驰骋疆场,末将麾下儿郎,皆是能冲善突的精锐,愿为殿下前驱!”
他说话时,目光扫过营中操练的士卒,眼神中带着武将对兵力的审视,随即又落回赵构身上,透着几分恭谨。
赵构上前两步,抬手虚扶三人:“三位远道而来,雪中送炭,实乃大宋之幸!
济州虽小,却因诸位到来,便有了复土的底气。”
他目光依次扫过朱胜非手中的账簿、韩世忠甲胄上的刀痕、刘光世麾下整齐的马阵,心中了然——朱胜非精通民政,可掌济州政务;韩世忠悍勇善战,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刘光世麾下马军精锐,能镇住济州防务。
朱胜非顺势将账簿呈上,语气恳切:“殿下,济州周边州县的粮草、民壮名册皆在此处,臣已命人清点妥当,可随时调拨,供大军支用。”
韩世忠则拍了拍腰间的佩刀,朗声道:“殿下若要练兵,末将愿带麾下儿郎做个表率,让新兵们瞧瞧,对付金狗该用什么手段!”
刘光世亦沉声补充:“末将已命人将粮草运至营后粮仓,马军也已在城西扎营,随时听候调遣。”
赵构颔,指着帐内:“三位一路劳顿,帐中已备下热茶,且随我入帐,共商复土大计。”
三人闻言,依次随赵构步入中军帐,帐外的阳光透过帘隙,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与营中操练的呼号、战马的嘶鸣交织在一起,让这座饱经战火的济州城,渐渐透出几分重整河山的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