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上午,阳光明媚。
通往大同村的新修水泥路上,一列由黑色奥迪和帕萨特组成的车队,正平稳地驶来。
湖洪县的县委书记、县长以及一众常委,此刻都正襟危坐,陪同着坐在头车后座的一位中年男人。
王副市长,王建国。
他面容刚毅,目光锐利,不苟言笑。
作为从基层技术岗一步步走上来的领导,他最厌恶的就是迎来送往的形式主义和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
“直接去项目现场。”
王建国看着窗外飞掠过的田野,对身旁的县委书记淡淡说道。
“是,王市长,我们已经安排好了。”
县委书记连忙应道,心中却在打鼓。
这次的视察,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车队没有在镇政府停留,直接开到了大同村村口。
早已等候在此的林涛和陈净快步上前。
“王市长好!
各位领导好!”
林涛的腰弯成了九十度,声音洪亮。
陈净则站在他身后半步,神态从容,不卑不亢地问好。
王建国的目光在两人身上一扫而过,最终停留在了陈净身上。
太年轻了,年轻得不像一个能搅动风云的人物。
他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开门见山:“小同志,你就是陈净吧?带我们去矿上看看。”
“是,王市长,这边请。”
陈净没有多余的寒暄,转身就在前面引路。
他知道,对王建国这种务实的领导来说,做一万句汇报,不如让他亲眼看一分钟。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向后山矿区。
一路上,整洁的村容、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都让市、县两级的领导们暗暗点头。
然而,当他们走到矿洞口时,所有人的脸色都微微一变。
只见矿洞入口处,拉着醒目的警戒线,几名公安干警正在现场看守。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根被锯开了一半、岌岌可危的承重木梁,以及旁边那块用红漆写着“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的警示牌。
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县委书记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这是怎么回事?”
王建国眉头紧锁,声音里透着一丝严厉。
没等县委书记开口,代理镇长林涛已经站了出来,他深吸一口气,将昨夜生的事情,用一种既愤怒又庆幸的语气,详细地汇报了一遍。
他着重强调了陈净同志如何凭借高度的警惕性,提前部署“安全生产大整顿”
,又如何机智地设下埋伏,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生的、后果不堪设想的重大安全事故。
整个过程中,陈净一言不,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听完汇报,王建国的脸色由阴转晴,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那块刺眼的警示牌上,久久没有移开。
在场的都是官场老手,谁都明白这背后的凶险。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赤裸裸的犯罪!
更险的是,这颗雷,差一点就在市领导视察的时候炸响!
王建国缓缓走到那根断裂的木梁前,伸手摸了摸粗糙的锯痕,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他转过身,没有看县委书记,也没有看林涛,而是直视着陈净,沉声问道:“小陈同志,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不怕吗?不怕影响我们这次的视察,影响你们村的项目?”
这个问题,像一把尖刀,直插核心。
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如何作答。
陈净迎着王建国的目光,平静地回答道:“报告王市长,怕。
但我更清楚,安全生产,没有侥幸。
隐患就是隐患,它不会因为领导不来就不存在。
我们提前现并处理它,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也是对各位领导负责。”
他顿了顿,声音铿锵有力:“至于项目,一个连安全都无法保障的项目,就算能带来再大的经济效益,那也是建立在流沙之上,我们宁可不要!
这块牌子,既是警示牌,也是我们大同村的军令状。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金山银山,更要是绿水青山,是安全可靠的靠山!”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