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咱们就用自己种的土豆和红薯做菜,让大家都尝尝‘田埂香’的味道。”
夕阳慢慢落下,夜色渐渐笼罩下来。
两人站起身,往镇上走。
路上,春花忽然说:“你看,咱们现在就像在搭积木,一块一块地把未来搭起来,虽然慢,但很踏实。”
三秒点点头:“是啊,只要咱们一块一块地搭,总有一天,能搭出咱们想要的样子。”
回到镇上,春花去水果摊忙活,三秒回电器铺修电器。
虽然各自忙碌,但两人心里都揣着同一个目标,都带着满满的干劲。
三秒修电器的时候,嘴角一直带着笑,连来修电器的张婶都看出来了:“三秒,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三秒笑着把扩种十亩地、要供县城市的事告诉了张婶。
张婶听完,高兴地说:“太好了!
你爷爷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得很!
以后你要是需要帮忙,尽管跟我说,我家老伴儿还能帮你种庄稼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三秒和春花忙着开垦荒地、调试农机、联系肥料供应商,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心里却格外充实。
村里的老人听说他们要雇人,都主动来报名,李叔还主动提出要帮他们指导种庄稼,说要把自己种了一辈子地的经验都教给他们。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十亩地都开垦好了,播种机在地里来回穿梭,把土豆种子和红薯苗种进土里。
三秒和春花,还有村里的老人,每天都在地里忙碌,浇水、施肥、除草,看着地里的庄稼一天天长大,心里满是希望。
夏天的时候,土豆开始结果,红薯也长得郁郁葱葱。
赵老板来地里看过几次,每次都赞不绝口:“这土豆长得比去年还好,个头大,品相也好,县城的市肯定喜欢。”
秋天的时候,十亩地迎来了大丰收。
土豆收了两万多斤,红薯收了一万多斤。
三秒和春花雇了村里的人帮忙,把土豆装袋,贴上“田埂香”
的标签,送到县城的市。
红薯则做成了红薯干和红薯粉,拿到县城的特产店卖,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县城市的负责人看着“田埂香”
土豆,高兴地说:“这土豆卖得太好了,下次得多送点来。”
特产店的老板也跟春花说:“你家的红薯干和红薯粉,顾客都说好,以后要长期供货。”
收获的那天晚上,三秒和春花请村里的人在镇上的饭馆吃了顿饭。
饭桌上,大家吃着用“田埂香”
土豆和红薯做的菜,喝着酒,聊着天,笑声不断。
李叔举起酒杯,对三秒和春花说:“你们俩有出息,把咱们村的庄稼卖到了县城,给咱们村争了光!
我敬你们一杯!”
三秒和春花也举起酒杯,跟大家碰了碰。
三秒看着满桌的人,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忽然想起去年秋天,他和春花坐在田埂上数灯光、聊收成的那个夜晚。
那时候的想法,现在都实现了。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他和春花的努力,更是村里所有人的帮忙,是土地的馈赠,是爷爷那些老经验的指引。
吃完饭,三秒和春花走在镇上的路上。
夜里的灯光依旧温暖,星星依旧明亮。
春花挽着三秒的胳膊,笑着说:“你看,咱们真的做到了,‘田埂香’卖到了县城,供上了所有市。”
三秒点点头,心里满是感激。
他抬头望向星空,仿佛看见爷爷在天上笑着,对他说:“好小子,没辜负爷爷的期望,也没辜负这片地。
你看,只要肯下苦功,土地从来不会亏待人。”
风从耳边吹过,带着田埂上秸秆的清香,像是爷爷的手轻轻拂过他的头顶,熟悉又温暖。
“在想什么呢?”
春花见他出神,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
三秒回过神,笑着摇摇头:“没什么,就是想起爷爷了,觉得他要是能看到现在的样子,肯定特别开心。”
春花也抬头望了望星空,眼里满是柔和:“会的,爷爷肯定在看着咱们呢,看着咱们把‘田埂香’做起来,看着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
两人慢慢往前走,路过张婶家的杂货铺时,灯还亮着。
张婶正坐在门口择菜,看见他们过来,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