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春花把合作社章程摊在拖拉机盖上,铜章在阳光下闪着光,“你看这章盖了七次,每次都是承诺。”
她往农户的种子袋里塞了本收购合同,保底价格比集上高两成,“相信合作社,不会让你吃亏。”
第一场春雨下来时,十户人家的地里同时冒出绿芽。
春花踩着泥泞挨家查看,在二柱家的地头停住脚,他家的“金月1号”
芽尖有点黄。
“是不是没拌种衣剂?”
春花蹲下来扒开泥土,种子壳还粘在根上,“明天我让三秒送拌种药来,记得按比例兑水。”
二柱他爹蹲在旁边抽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以前单干惯了,总怕合在一起不自由。”
他往地里扔了个土块,惊飞了只蚂蚱,“现在看你们把啥都安排得妥妥的,我这心里踏实。”
合作社的直播间搬到了仓房,背景墙上挂着各户的种植日志。
春花举着刚收获的“白玉霜”
,镜头里的玉米粒在灯下泛着珍珠光。
“这是我们合作社的宝贝,”
春花剥开苞叶,露出月牙形的纹路,“十户人家轮流看守,用的都是爷爷传下来的老法子。”
订单提示音叮叮当当响起来,有个上海客户订了五十斤“白玉霜”
磨的面,说要做怀旧糕点。
三秒在旁边记地址,突然喊起来:“有个农业展览馆要收藏咱们的玉米标本!”
春花刚要笑,却看见爷爷站在门口,手里举着个新编的玉米囤,眼里的光比灯泡还亮。
傍晚锁仓房时,春花把铁皮盒放进新做的木柜,和合作社的章程放在一起。
铜章的玉米纹路在月光下投在墙上,像片小小的庄稼地。
她想起爷爷说的话,好种子不分新旧,只要大家心齐,再金贵的品种也能遍地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