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珠刚冒出来就冻住了,像颗红玛瑙。
没事没事,小口子。
张叔捡起扳手就想继续干,被王婶一把拉住:咋能没事?我家有创可贴。
王婶从兜里掏出个小铁盒,里面装着创可贴和一小瓶碘伏。
她用冻得颤的手给张叔消毒,碘伏一碰到伤口,张叔疼得龇牙咧嘴,却硬是没吭一声。
赶紧弄完回家烤火。
他甩甩手,拿起扳手就拧接口的螺丝。
三、旧棉絮里的智慧
新水管接好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
陈老五打开总闸,水流顺着管道哗哗地淌,新接口处没漏水,众人刚松了口气,就看见接口处很快凝结出一层薄冰。
坏了,这么冷,新接口也得冻裂!
李嫂的丈夫急得直跺脚。
陈老五也犯了愁。
手摸着冰凉的接口,脑子飞快地转着。
往年冬天,他看见过老辈人给自来水管包稻草,说是能防冻。
可现在哪有稻草?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突然落在王婶怀里孩子的棉袄上——有了!
他撒腿往家跑,不一会儿抱来一捆旧棉絮,是老伴儿前几天收拾出来准备扔的。
把这玩意儿裹在接口上,能保暖。
他扯下一把棉絮,使劲塞进接口周围的缝隙里,又用绳子一圈圈缠紧。
这能管用?张叔不太相信,用手戳了戳棉絮,硬邦邦的。
咋不管用?陈老五又往棉絮上浇了点水,等水结冰,棉絮就冻成了个严实的保护层,冰能隔热,再裹层塑料布,保准冻不了。
他让李嫂回家拿了块大塑料布,把裹着棉絮的接口整个包起来,边缘用土压实。
这时候,太阳终于出来了。
金色的阳光照在菜棚上,塑料膜反射出耀眼的光。
众人掀开棚帘一看,菜苗虽然还是蔫的,但叶片底下冒出了点新绿。
陈老五打开灌溉开关,温水顺着新接的水管流进菜棚,滴灌带滋滋地响着,水珠落在干裂的土壤上,很快洇出一片深色。
老五,你这招真高!
张叔拍着他的肩膀,冻得通红的脸上露出笑容,要不是你想出来用棉絮裹,这新接口说不定过会儿又裂了。
陈老五摆摆手:这是我爹以前教我的,他年轻时修水渠,冬天就用草帘子裹着渠口防冻。
王婶端来一锅热粥,是用自家种的小米熬的,还卧了几个鸡蛋。
快趁热喝点,暖暖身子。
她给每个人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碗捧在手里,冻得僵的手指终于有了点知觉。
陈老五喝着粥,看着被塑料布裹得严严实实的水管接口,心里踏实多了。
他想起小时候,也是这么冷的天,爹带着他去修家里的自来水管,也是用旧棉絮裹着接口,爹还说:过日子就像这水管,得细心照料,不然就容易出岔子。
四、菜苗下的希望
太阳升高了些,菜棚里的温度慢慢升上来。
陈老五蹲在黄瓜苗旁边,用手摸了摸叶片,虽然还是有点软,但已经能立起来了。
水珠顺着叶片尖滴下来,落在土里,出细微的声响。
你看,这苗缓过来了。
王婶的声音带着惊喜,她指着一片叶子底下,这不是冒出新芽了吗?众人围过来看,果然,在蔫黄的叶片中间,有个米粒大的绿芽正怯生生地探出头。
张叔掏出烟袋,刚想点上,又放了回去:得亏老五反应快,不然这一棚苗就全完了。
今年冬天菜价高,这棚菜能卖不少钱呢。
李嫂也说:可不是嘛,我家娃的学费就指望这菜了。
陈老五站起身,活动了下冻得僵硬的腰。
他看着一片连一片的菜棚,每个棚顶都冒着白汽,那是棚内温度升高后凝结的水汽。
远处,几个早起的农户正在给水管包棉絮,远远看去,像给土地系上了一条条白色的围巾。
走,去看看其他地方的水管。
陈老五拎起矿灯,这寒潮还得持续几天,得把所有接口都包上棉絮,免得再冻裂。
众人纷纷点头,拿起工具跟在他身后。
阳光穿过薄雾,照在每个人身上,虽然还是冷,但心里都暖烘烘的。
陈老五看着脚下的土地,看着那些在寒风中顽强生长的菜苗,突然觉得,这冻裂的水管就像生活里的坎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