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温体仁的小心思
温体仁看了看对面的三人,回味着刚才申用懋的话,心里慢慢有了主意。
「朱公,申公,茅兄,温某觉得,当前我们要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
申用懋和茅瑞徵对视一眼,有些不解。
朱国桢捋着胡须,悠悠地说:「长卿说的对。现在皇上锋芒毕露,我们不能直面其锐,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要戒急用忍,时间在我们这边。」
「朱公此言是什麽意思?」
「皇上有嫡子,还有其他皇子诞世,都健康得很。
再过三五年,就要启蒙开智。皇上英才天纵,可是日理万机,哪有时间去给皇子启蒙开智。
还不是要交给士子文官们开经筵,侍日讲。」
温体仁丶申用懋和茅瑞徵面面相觑。
想不到朱国桢还打着这个算盘。
不过这个算盘打得也挺好。
日讲经筵可是文官士子们的拿手好戏!
教着教着,这树苗不就教正了,等到太子即位后,不久一切都恢复正常,重振纲纪吗?
三人神情复杂,没有过多议论这件事,只是讨论其它国事。
「而今皇上扬鞭奋武,不仅建奴不再凶嚣,蒙古左右两翼也归附大明,四海晏清,中兴在即...」
东南诸多有识之士,不管在暗地里对天启帝有多少怨言,但是对于他的手段还是很敬佩。
真能打!
辽东建奴,万历末年多凶嚣,一日三警,朝野震惊。
天启元年到五年,更是损兵折将,失土陷城,形势更加严峻。
满朝文武,束手无措,只知道互相指摘..
最后还是皇上出来,策划冬季攻势,扭转逆势。
真当东南士绅们会坐以待毙?
他们对审时度势这一块,拿捏得非常准。天启帝一动手,他们暗地里用心评估过,发现根本打不过。
连奴仆佃户暴动,都能把他们打得半死,更不用说百战馀生的边军。
到那时候就不是一家一户的杀,而是一县一郡的杀。
算了吧,只要刀没有落到自己的脖子上,就乾脆躺平。天启帝再狠,也不能把东南的士子文人全杀光了。
终于都熬过来了,大家不都是又活下来,还开始陆续起复。
温体仁继续说。
「温某不才,被徵召举荐入阁,总揆政事,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朱公,还请指点一二。」
朱国桢捋着胡须说:「老夫入阁时,钳制全在魏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