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韩实话实说,他发现瞒是瞒不住的,不如坦白些。
回朝这麽久,他多少摸到了朱由校的一些脉络。
「锦衣卫探知,范永斗是大同叛乱的幕后主使之人。
他是山西巨贾,手段通天,大同三镇边军将领多被其收买,宣府张家口堡,悍然是范家堡还有他的同党王登库丶靳良玉等人,也是大方得很,收买军将文官,各据一方。阳和口丶镇羌堡成了王家堡,靳家堡。
数万三镇边军士卒,不认为是朝廷经制官兵,认为自己是晋商所养,是范家军,是王家军,是靳家军..:」
韩后背全是白毛汗,怒不可遏地大骂道:「这些商贾,臣以前只是以为他们不过贱卑贪婪而已,想不到如此狼子野心。
皇上,平叛之时,定不可轻饶了他们!」
朱由校不置可否,话题突然一转:「元辅原籍蒲州,对解州安邑的解池盐政,知道多少?」
韩听到这里,脑子轰的一声炸开。
皇上前面的话都是铺垫,这一句话才是关键相比之下,晋党最大的财力支柱是解池盐政。
范永斗等晋商出关做生意,获利丰厚,但风险也大。
加上中间分的人太多,地方官吏丶边军,还有商贾丶漠南蒙古人,分摊下来到晋党官员手里就不多了。
加上商贾狡诈,赚了多少钱他们不会明说,晋党也不知道其中的暴利有几许,只能晋商说是多少就是多少,分多少是多少。
解池不同,里面的盐就在那里,它不会跑掉。
一个河东盐政司衙门,就可以把解池所有的盐全抓在手里,出去多少盐,获利多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相比之下,淮东的盐场比较分散,盯的人也多。
南京勋贵百官要分一块。
江南士林官绅要分一块。
漕运方面要分一块。
淮东地方要分一块。
派下来的巡盐御史们代表京师势力也要分一块..
解池不同,它就在晋党口袋里,除了把京师打点好,其它势力休想伸手进来分一杯羹。
而河东盐政每年出盐,仅次于淮盐,覆盖山西丶河南丶陕西以及漠南蒙古各部落,一年获利数百万两银子,只需向朝廷缴纳几十万两银子,剩下的大家一起分,实在是不要太爽。
现在皇上突然问出这麽一句话,韩明白了。
皇上要解池!
普党是要钱还是要命?
现在锦衣卫在侦办大同谋逆案,已经查出张光前丶孙居相丶范永斗等人。
洪承畴丶卢象升正在率兵围攻大同平叛。
要是晋党坚持要钱,那麽锦衣卫就会查到晋党与大同叛军勾结的证据,洪承畴丶卢象升的平叛大军在攻下大同城后,肯定会搜查出普党与叛军勾结往来的书信。
大同平叛后,皇上秋后算帐,晋党被扣上谋逆造反的罪名一网打尽,满门抄斩,按族谱夷三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