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七那份字字千钧、关乎国运乃至人族命运的“日冕”
计划报告,被列为最高绝密,呈送到了华夏权力核心的案头。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陈三七而言,是一种置身于风暴眼中的奇特平静。
他依旧留在基地,配合着各种更深入的身体机能测试和神识强度评估,但决策的重担已不在他肩上。
他像一个交出了最终设计图纸的总工程师,等待着是否投入建造的决断。
而在外界看不见的地方,一场关乎文明未来的最高级别论证,正在紧张而激烈地进行着。
幽静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参与会议的,不仅仅是最高层的几位领导人,还包括了国内最顶尖的航天专家、材料学家、核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知晓部分内情的国宝级院士。
张院士和林薇也列席其中,负责就技术细节进行说明。
全息投影上,清晰地展示着“日冕”
计划的核心内容:利用太阳风高能粒子流轰击基因枷锁。
随之列出的,是那触目惊心的风险评估报告——成功率低于1o,人员生还率,在极端保守的估算中,无限接近于零。
一位头花白的老将军率先言,声音洪亮而带着痛惜:“我反对!
陈教授是国士,是人族崛起的希望!
让他去执行这种十死无生的任务,无异于让我们亲手折断自己的旗帜!
这太冒险了,代价我们承受不起!”
“代价?”
另一位主管科技领域的领导人深吸一口气,语气沉痛却清醒,“老李,你看看深空监测站的最新数据!
那个不明物体的度又有提升,抵达时间可能比预估的还要早!
再看看陈教授关于基因枷锁的研究报告!
如果我们不能突破,如果陈教授个人无法突破金丹,甚至更高的层次,以我们现有的力量,面对可能到来的星际文明,胜算有多少?到时候,代价就是亡球灭种!”
张院士推了推眼镜,补充道:“从纯技术角度讲,‘日冕’计划虽然疯狂,但陈教授提出的解决方案雏形,在理论上是存在一丝可行性的。
飞船的极限防护设计,基于我们最新研的导灵合金和月球特殊矿物复合材料,并非空中楼阁。
他对神识引导粒子流的构想,虽然前所未有,但以其筑基圆满、尤其是那特殊的月球印记加持下的能力,也并非完全臆想。
这确实是在绝境中,唯一能看到的一线技术性突破可能。”
“可这一线希望,要用陈教授的命去赌啊!”
老将军捶了一下桌子,眼眶有些红。
他与陈三七并肩作战多年,深知其价值。
会议室陷入了沉默。
每个人都在权衡。
一边是几乎确定的、缓慢逼近的毁灭;另一边是极度渺茫、但一旦成功就能扭转乾坤的希望,而这希望,需要押上当前文明最宝贵的“资产”
和灵魂人物。
最终,那位始终沉默倾听的最高领导人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同志们,我们都很清楚陈三七同志的价值,视他如瑰宝。
但正因为他是瑰宝,我们才更不能将他束之高阁。
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
当前的局面,循规蹈矩即是坐以待毙。
‘日冕’计划,风险巨大,但亦是破局之唯一利刃。
这不仅是陈三七同志个人的选择,更是我华夏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在存亡关头,必须进行的一场豪赌。”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我决定,批准‘日冕’计划立项。
代号:‘逐日’。”
决议已下,整个国家的战争机器,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开始以最高效率悄然运转起来。
一切常规流程被打破,一切资源优先倾斜。
西北某处绝密的巨型地下工厂,灯火通明,三班倒日夜不休。
最新型的导灵合金、从月球样本中提取的特殊共鸣矿物、足以抵御核爆冲击的强复合材料,被源源不断运来。
数以万计最顶尖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按照陈三七和张院士团队反复优化后的设计图,开始建造那艘史无前例的“逐日号”
飞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