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他有了更多惊人的现:
一本药方集的边注中提到:“金石之药,性偏而烈,需以草木之柔调和。”
这让他联想到材料学中的复合材料和界面效应!
一段关于炼丹的记载描述:“文武之火,交替而炼,九转而成。”
这与现代材料处理中的温度循环工艺何其相似!
甚至在一些养生功法的描述中,他也看到了与现代生物反馈训练相似的理念!
最关键的突破来自于对“地脉”
记载的深入研究。
多位先祖在笔记中都提到,某些特定地点的“地气”
特别充沛,适合修炼或采药。
陈三七突然想到:这些“地气充沛”
的地点,是否对应着特殊的地质结构或能量场异常区?
他立即开始查阅地质资料和卫星地图,标记出先祖提到的几个地点。
结果令人震惊——这些地点大多位于地质断裂带附近或特殊的矿物分布区!
“难道地脉真的存在?是一种特殊的地球能量场?”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那么修炼的本质可能就是在调节自身能量场,使其与地球能量场更好地互动和共振!
基于这些现,陈三七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研究方向。
或许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昂贵的材料,利用自然存在的能量场,就能实现修炼的突破。
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在不同的地点修炼,记录气感的变化,寻找与地质特征的关联。
结果令人振奋:在地质断裂带附近的几个地点,修炼效率明显提升;而在某些特殊的矿物分布区,气感的品质也有改善!
这个现不仅验证了先祖的记载,更为他的研究指明了新方向——或许可以寻找或创造类似的环境,来辅助修炼。
随着研究的深入,陈三七越来越敬佩先祖的智慧。
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他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长期的实践,积累了如此深刻的认识。
“科学和传统,从来不是对立的。”
他感慨道,“只是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同一个真理。”
这个认识让他放下了之前的偏见,开始更加虚心地从传统智慧中汲取营养。
同时,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验证和展传统智慧,走出一条科学与修炼融合的新路。
夜深了,陈三七仍坐在书房中,面前摊开着先祖的笔记和现代科学文献。
两种看似迥异的知识体系,正在他的脑海中慢慢融合,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观。
窗外的雪已经停了,月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柔和的光芒。
陈三七望着这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心中充满希望。
迷茫逐渐消散,方向越来越清晰。
虽然前路依然漫长,但至少,他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而这一切的转机,竟来自于那些被尘封已久的古老智慧。
或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前人的经验与智慧,永远为后人指引方向。
陈三七轻轻合上先祖的笔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