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旧的塑料育苗盆,盆底的透水孔还完好,旁边还有半袋未开封的营养土——正好能用来重新培育受潮的籽种。
“有育苗盆!”
我刚要伸手去拿,脚下突然一滑——地上的水泥碎块混着雨水,差点让我摔进旁边的旧水泥袋堆里。
工装男眼疾手快,伸手拽住我的胳膊,他的掌心沾着石灰粉,却抓得极稳,蓝色工装的袖子被我拽得绷紧:“小心点,地上滑,别碰着旁边的铁架。”
好不容易站稳,怀里的育苗盆晃了晃,刺猬在里面动了动,没醒。
大叔已经扛着两卷防水布往门口走:“雨要大了!
我看天边的云,是墨黑色的,再不走就被淋透了。”
工装男把生石灰块装进防水布,用铁丝捆紧:“我扛这个,江若尘你拿育苗盆和营养土,大叔你拿着工具,咱们分着带,别累着。”
往回走时,小狗突然对着路边的旧屋叫起来,推开门一看,是间废弃的护林员小屋,屋顶还能挡雨,里面的旧铁炉上摆着个完好的搪瓷壶。
我们赶紧生了堆小火,把爷爷给的薄荷放进壶里煮,水汽混着清香飘满小屋,刺猬慢慢舒展开身子,趴在育苗盆边蹭了蹭91ap>等雨小些,我们扛着物资往聚居点走,刚到门口,就看见小远趴在苏晴怀里,手里攥着张新画的彩笔画——画的是片向日葵田,田里插着好多育苗盆,旁边站着举撬棍的工装男、扛木棍的大叔,还有揣着“小太阳”
画的我,田边还画了只圆滚滚的刺猬,背上扎着颗向日葵籽。
“哥哥!
你们回来啦!”
小远挣脱苏晴的手,跑过来抱住我的腿,眼睛盯着育苗盆里的刺猬,亮闪闪的。
林嫂赶紧走过来,用干布给我们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米白色旧针织衫的袖口沾了点石灰粉:“慢点跑,别碰着生石灰,小心烧手。”
工装男蹲下来,打开防水布,把生石灰递给苏晴:“先把籽种和生石灰装在一个布包里吸潮,再用防水布把仓库顶补好,别再漏雨了。”
傍晚的菜畦边,大家围着分拣籽种。
苏晴把挑好的籽种放进新育苗盆,女主播帮着撒营养土,浅粉色旧卫衣的袖口沾了土,她时不时逗小远:“等这些籽种芽,咱们的菜畦就会开满小太阳啦。”
穿棕色夹克的大叔蹲在旁边,用木棍把仓库顶的破洞撑起来,方便工装男铺防水布:“明天我去趟西边的废弃农具店,听说里面有旧的洒水壶,给籽种浇水正好。”
穿蓝色工装的男人没说话,却从工具包里掏出个旧的小铲子——是今天在建材店的抽屉里找的,木柄磨得亮,递给小远:“给你用,以后给小太阳松土。”
小远接过铲子,蹲在育苗盆边轻轻扒土,刺猬趴在他脚边,一动不动地陪着,连小狗都放轻了脚步,生怕惊着。
苏晴打开爷爷给的旧收音机,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信号:“锦园小区……新种的向日葵出苗了……下周会捎些新的育苗土过来……沙雾会减弱,适合播种……”
我心里一暖——是爷爷那边的消息,他肯定正坐在阳台,看着那株我们去年种的“领头羊”
向日葵,说不定还在给刚出苗的籽种盖保温膜。
夜色慢慢漫进聚居点,菜畦边的应急灯亮起来,暖黄的光落在每个人脸上。
小远用小铲子给育苗盆松土,嘴里哼着爷爷教的童谣,笑声飘得很远;
小狗和刺猬蜷在灯旁,互相蹭着91ap>大叔和工装男在讨论明天找农具店的路线,苏晴则在物资清单上写下“新增防水布2卷、生石灰1袋、育苗盆1o个、营养土半袋”
,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
声,混着远处供暖炉的柴火声,格外安稳。
我靠在菜畦边的木桩上,手里捏着小远刚画的“向日葵田图”
,彩笔的黄色和绿色蹭在指尖,暖融融的。
聚居点的帐篷灯一盏盏亮起来,像撒在雨后天晴的地上的星星,风里裹着薄荷水的清香和泥土的腥气,还有小远的笑声。
末世的雨还没完全停,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新的麻烦——比如农具店的门被锈死,比如新籽种缺阳光,但此刻这些细碎的温暖——孩子手里的小铲子、刚铺好的防水布、育苗盆里的希望,已经足够让我们攥着这点盼头,往明天再走一步。
睡前,我把小远的画叠好,放进贴胸的口袋里,旁边是他塞给我的“小太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