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着摸了摸它的头,它居然没躲,反而把爪子搭在她的鞋上。
“它好像认识人!”
苏晴也凑过来,眼里少了些紧张,多了点温柔,“说不定是之前谁家养的,走丢了。”
大叔突然拍了下手:“刚才的响动肯定是它弄的!
它想进共享角找吃的,不小心撞翻了药盒,又碰歪了架子,然后慌不择路跑花园里,被铁丝网勾住了!”
我们再看地上的脚印,果然比刚才看着小了些,边缘还有点毛蹭过的痕迹,哪里是什么运动鞋印,是猫爪沾了泥踩出来的印子,被光一照,倒像极了小尺码的鞋印。
虚惊一场,大家却没立刻散。
女主播跑回家拿鸡胸肉,苏晴从共享角找了个干净的纸盒子,铺了块旧毛巾,做了个临时猫窝;工装男去保安亭找了点碘伏,给三花猫的爪子消毒,它居然很乖,任由他碰;我和大叔则把共享角的架子扶起来,重新摆好雨伞和药盒,大叔还从家里拿了根绳子,把架子绑在旁边的路灯杆上,“这样再刮风也倒不了。”
女主播回来时,手里拿着个小碟子,装着切碎的鸡胸肉,三花猫凑过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尾巴还轻轻晃着。
“要不咱们把它留在小区吧?”
女主播摸了摸猫的背,抬头看着我们,“我每天给它带吃的,共享角旁边正好有地方放猫窝,不会碍事。”
“我同意!”
苏晴笑着点头,“我家还有点猫粮,明天拿来给它。”
大叔也说:“我找块木板,给猫窝搭个顶,下雨淋不着。”
工装男没说话,却从工具箱里拿出几块小木块,比量着猫窝的大小,像是在想怎么加固。
我看着眼前的画面,应急灯的暖光照在每个人脸上,三花猫在女主播脚边蜷成一团,喉咙里的“咕噜”
声和大家的说话声混在一起,刚才的紧张感早没了踪影。
爷爷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了,拄着旧拐杖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晒干的小鱼干:“我刚才听见声音,就下来看看,这小猫真乖,我这有小鱼干,明天给它泡点水吃。”
凌晨三点的风终于有了点暖意,吹过向日葵苗,叶子“沙沙”
响,像是在附和。
我们把猫窝放在共享角旁边,工装男用木块把盒子加固了一圈,大叔找了块塑料布搭在顶上,女主播把剩下的鸡胸肉放在碟子里,摆在猫窝旁边。
“明天我来看看它有没有跑。”
女主播蹲在猫窝旁,舍不得走。
苏晴笑着拉她:“放心吧,它刚才蹭你那么亲,肯定舍不得走。”
我们慢慢往楼上走,三花猫在猫窝里探出头,“喵”
了一声,像是在说谢谢。
回到家,我站在窗边,看着共享角旁的猫窝,里面透着点应急灯的余光。
手机群里终于有了动静,女主播了张三花猫的照片,配文“小区新成员,以后大家多照顾”
,下面很快跟着大叔的回复“明天我搭猫窝顶”
,苏晴的“我带猫粮”
,还有工装男难得的一条消息:“我修围栏,免得它再被勾住。”
我笑着回复了句“我带水碗”
,关掉手机。
窗外的风轻轻吹着,向日葵苗在月光下晃着,猫窝里的小身影安安静静的。
原来所谓的“刺激”
,最后都能变成温暖的小事——是深夜里一起排查的紧张,是现流浪猫时的心疼,是你搭把手、我出份力的默契,是把陌生的小生命,也当成了小区的一份子。
我知道,明天早上起来,共享角旁会多一个结实的猫窝,向日葵苗会被扶直,三花猫会等着女主播的鸡胸肉,而我们这些邻居,又会多一件一起惦记的小事。
日子就是这样,藏在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小事里,不惊天动地,却足够让人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