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那场撼动世界根基的意识风暴,已悄然过去一年。
第七区的天空,澄澈如洗,再也看不到“裁决之网”
那令人心悸的能量纹路。
城市恢复了往日的喧嚣,甚至比以往更加充满活力,只是这活力中掺杂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更加丰富的“频率”
。
街道上,行人的表情不再趋于某种统一的平静,而是洋溢着各自独特的喜怒哀乐。
一些公共显示屏上,偶尔会滚动播放着关于“意识多样性研究”
或“后净化时代伦理指南”
的公益广告,语气温和,充满探索性,与一年前“新生”
集团那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口吻截然不同。
“新生”
塔依旧矗立,但它不再是那座令人畏惧的、象征绝对权力与未知技术的孤高神龛。
它的底层区域经过改造,部分对公众开放,成为了一个名为“共鸣之所”
的博物馆与交流中心,展示着(经过严格筛选和修饰的)基因技术的展史,以及关于意识、集体智慧与个体价值的哲学探讨。
这里游人如织,充满了好奇与思辨的氛围,而非过去的崇拜与恐惧。
顶层,王座之间。
这里的变化最为显着。
那巨大的、曾经充斥着对抗性能量的池子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加……生机勃勃的结构。
它像一棵由纯粹光芒构成的、倒悬生长的巨树,根须深深扎入塔基深处,与星球灵脉相连,而无数粗细不一、闪烁着不同色彩和频率的光之枝条,则向上、向外舒展,蔓延至虚空中不可见的维度,连接着全球范围内那已然蜕变的意识网络——“灵网”
。
这不再是“吞噬者”
,也不再是简单的“守护者”
,而是一个融合了二者特质,并孕育出全新可能性的存在。
在光树的核心,一个清晰的人形光影静静悬浮着。
她不再是模糊的轮廓,而是呈现出莉亚·陈清晰的面容和身形,只是通体由温和而稳定的光芒构成,眉眼间带着一种越年龄的宁静与智慧。
她是“灵网”
的核心节点之一,是平衡的象征,是连接万千意识的桥梁。
人们称她为“织光者”
。
此刻,她正与另外两个“存在”
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一个是林湛。
他坐在光树旁一个简单的平台上,穿着普通的便装,神色平和。
他不再试图掌控网络,而是成为了“灵网”
最重要的研究者和维护者之一。
他利用自己强大的逻辑能力,致力于开维护网络动态平衡的算法,并研究如何让“灵网”
的能量与人类科技更安全、更高效地结合,用于医疗、环境修复等领域。
他与莉亚之间,形成了一种基于相互尊重和共同目标的、奇特而稳固的合作关系。
另一个“存在”
,则并非实体,而是一团悬浮在林湛身旁的、不断变幻着复杂几何形态的蓝色光晕——那是阿兰·韦斯特博士。
他在那场觉醒风暴中,意识结构生了更深层次的蜕变,未能完全回归物质形态,而是选择了一种纯信息体的存在方式,成为了“灵网”
中专门负责处理复杂计算和理论推演的“逻辑节点”
。
他与莉亚、林湛一起,构成了稳定“灵网”
的三大支柱。
【……南大陆的生态修复项目,反馈良好。
】林湛的意念如同清晰的数据流,【‘灵网’引导的生物场协调,加了污染物的自然降解,当地部落的萨满们将其称为‘大地之灵的回归’。
】
【北美区的‘创造性思维共享平台’测试版,用户参与度出预期。
】韦斯特的意念带着严谨的愉悦,【数据显示,在保持个体思维独立性的前提下,有限度的灵感碰撞,显着提升了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创新效率。
没有出现同化现象。
】
莉亚(织光者)的光影面容上,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
她的意念如同春风,抚过两者的意识:【平衡……在于尺度……与尊重……我们……做得很好……】
这一年来,并非一帆风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