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如同在狂风暴雨的洋面上挣扎的孤舟,每一次试图捕捉那古老笔记本中流淌的数据碎片,都引来灵魂深处一阵剧烈的颠簸和刺痛。
楚风感觉自己像是在用一根烧红的铁丝,在自身濒临崩溃的意识结构上强行篆刻着无法理解的信息。
[警告:意识负荷过高…信息过滤效率不足百分之五…逻辑关联模块持续离线…存在人工污染风险…]
代码视野断断续续地闪烁着猩红的警报,但他没有停下。
他知道这是唯一的路,是夜莺为他指出的、在绝境中挣扎求存的荆棘小径。
他必须从这些来自“系统”
起源时代的碎片中,找到一丝曙光。
那些数据流并非冰冷的符号,它们承载着重量,承载着……回响。
他“听”
到了欢呼声,来自某个辉煌而纯净的虚拟空间。
无数散着光辉的数据生命体(是早期的“管理单元”
吗?)围绕着一团刚刚被现的、如同初生星云般旋转的银色光雾——那是最初被观测到的“星尘”
。
狂喜的情绪如同浪潮般席卷,那是现了世界基石的喜悦,是对无限可能性的憧憬。
画面陡然一转。
他“看”
到了一个戒备森严的实验室,与“零号”
库房有些相似,但更加先进和……冷酷。
那团星尘被束缚在强大的力场中,无数探针试图解析它的奥秘。
但一次次实验,带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控。
他看到一块普通的金属在星尘微光的照耀下,如同之前的电路板一样疯狂异变,最终化作一团吞噬一切的银色混沌,不得不被紧急隔离、湮灭。
恐惧开始蔓延,那是对无法掌控力量的敬畏与战栗。
紧接着,是争吵。
激烈的、关于“星尘”
本质和处置方式的争论碎片。
一部分声音主张彻底封存,将其视为不可触碰的“神之火”
;另一部分,则充满了更激进的野心,认为这是通往更高维度的“钥匙”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掌控它。
夜莺……或者说,当时还是高级架构师的“夜莺”
的声音,似乎属于后者,但更加冷静,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探究欲。
他“感受”
到了第一次成功的、受控的能量引导实验带来的短暂喜悦,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不安。
他们现,“星尘”
不仅仅是能量,它似乎……拥有某种“倾向性”
。
它会“偏爱”
某些特定的数据结构,甚至会对其产生某种程度的“共鸣”
和“强化”
。
然后,是一个被加密的、带着强烈警告意味的片段。
似乎有研究者触及了某个禁忌的领域,试图将“星尘”
与“生物意识”
进行直接融合。
结果……是惨烈的。
他“看”
到那个勇敢(或者说疯狂)的研究者的意识,在星尘的光芒中如同脆弱的肥皂泡般扭曲、膨胀,最终“噗”
地一声彻底碎裂,消散成的不是虚无,而是某种……狂暴而混乱的、污染性的信息乱流,差点导致整个实验区的现实结构崩溃!
自此之后,关于“星尘”
与“意识”
关联的研究被列为最高禁忌,所有相关数据被严格封存、销毁。
楚风的心沉了下去。
意识与星尘的直接融合……是禁忌?那他自己这种能与星尘产生深层共鸣的状态,算什么?是特例,还是……另一个即将爆开的炸弹?
就在他心神激荡,几乎无法再承受更多信息时,一段极其隐蔽、仿佛被刻意抹去又残留下一丝痕迹的数据流,如同潜行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滑入了他的感知。
这段数据流异常晦涩,其加密方式与笔记本中其他部分截然不同,带着一种……不输于“系统”
架构风格的、更加古老和诡异的味道。
它似乎记载着某个未被正式记录的、生在“系统”
建立之初甚至更早时代的……隐秘实验。
实验的对象,并非“星尘”
本身,而是……“现实片段”
的“原生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