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者”
的信息如同一剂强心针,又像是一份沉重的考卷。
它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但通往那个“逻辑锚点”
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
坐标被迅解析,指向“深渊回响”
中一个极其危险的区域——“逻辑乱流带”
。
那里是无数世界崩溃时,其物理法则和数学规律彻底瓦解后形成的禁区,充斥着自相矛盾的几何结构、永不收敛的数学序列和能够撕裂任何有序信息的能量风暴。
即便是“世界-beta”
的冰冷造物,也不敢轻易深入,只能在外围建立那个作为“锚点”
的设施。
“‘逻辑锚点’……”
艾娃·索伦森在全息星图前,眉头紧锁,“根据‘忏悔者’的描述和我们的推演,它应该是一个巨大的、用于稳定和校准悖论引擎输出信号的维结构。
破坏它,确实有可能导致他们的规则武器系统暂时失灵。
但问题是,我们如何到达那里?又如何破坏它?”
常规的物理手段显然行不通。
派舰队进入“深渊回响”
无异于自杀,更何况是在“逻辑乱流带”
那种地方。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梅身上。
她靠在椅背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比之前几天清明了许多。
“忏悔者”
的信息,似乎让她找回了一部分与“人性”
的连接。
“我们不能直接进去。”
林梅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逻辑清晰,“但也许……我们可以‘借道’。”
“借道?”
陈凯追问。
“那些‘幽灵’……”
林梅解释道,“它们能在‘逻辑乱流带’中生存,不是因为它们强大,而是因为它们……‘无逻辑’。
它们的混乱,恰好是那种环境的‘通行证’。
我们可以尝试……依附。”
这个想法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
将意识依附于一个混乱的、非理性的意识残影,进入一个连规则都不存在的区域?这比之前的任何一次意识投射都要危险百倍!
“太冒险了,林博士!”
一位医疗部门的负责人立刻反对,“你的神经系统的负担已经接近极限!
这种程度的意识融合,很可能导致你的人格被污染,甚至……被那些‘幽灵’同化,再也回不来!”
林梅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担忧的脸,最终落在陈凯身上。
“我们有别的选择吗?等待‘世界-beta’准备好下一次规则攻击,将我们从这个世界上‘擦除’?”
陈凯与她对视着,看到了她眼底深处的决然。
他知道,她没有说出口的是——这是“林梅-b”
用毁灭换来的机会,是“忏悔者”
冒着巨大风险传递的情报,他们不能辜负。
“我们需要一个计划,一个尽可能降低风险的方案。”
陈凯最终开口,为这场注定危险的行动定下了基调,“不是简单的依附,而是……有限的‘共生’。
林博士保持意识主导,利用‘幽灵’作为载体和保护色,目标明确,一击即退。”
接下来的时间,“探针”
小组和“悖论”
团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他们根据“忏悔者”
提供的坐标和“逻辑乱流带”
的能量特征,筛选出几个相对“稳定”
(如果这个词能用在那种地方的话)的“幽灵”
作为潜在载体。
同时,他们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意识接口”
,旨在让林梅的意识能够像穿上一件“幽灵外衣”
一样,进行有限度的控制和引导,而非深度融合。
林梅则在进行着高强度的精神训练,学习如何在保持自我意识核心的前提下,模拟“幽灵”
那种非逻辑的、跳跃性的思维模式,以适应“逻辑乱流带”
的环境。
这个过程同样痛苦,她时常感到自己的思维像要被撕裂成两半,一半坚守着理性的堡垒,另一半则被迫沉入混乱的海洋。
与此同时,技术团队也在尝试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