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此星域部分规则图谱及潜在威胁坐标……愿汝等早日立足,薪火不熄……】
随讯息附上的,是一张涵盖了“新黎明”
星系周边数百光年范围的、极其详细的星图,其中标注了数个需要警惕的、可能存在敌对文明或宇宙险境的空间,以及……一份关于本地规则环境的深度分析数据。
这份数据,对于正在艰难适应新环境的人类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它帮助科学家们快理解了本地的物理常数微差异、能量流动特性,甚至指出了一些可以利用的、独特的规则“捷径”
和能量富集区。
“旋律文明”
在暗中注视着他们,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
它们并非不愿亲自庇护,而是自身也面临着压力。
这份认知,让流亡中的人类感到一丝温暖,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宇宙的险恶。
李默将这份星图和规则数据整合进了“薪火”
网络(如今已改名为“新生网络”
),并以此为基础,启动了“新家园”
计划的第二阶段——不仅要生存,更要建立起足以自保的防御力量和可持续展的文明根基。
他们利用“旋律文明”
提供的规则数据,在小行星带构建了更加高效的能量收集网络和隐蔽的监测前哨。
在“新黎明iv”
号行星上,第一座依托本地规则特性、能够一定程度上扭曲扫描信号的地下城市也开始破土动工。
与此同时,对“观测者”
的追寻也并未停止。
尽管相隔不知多少光年,李默和少数核心研究者依然能偶尔感受到那股熟悉的、浩瀚的“注视感”
。
“观测者”
似乎并未因人类的流亡而放弃观察,它依旧在遥远的宇宙角落,默默地记录着这支文明火种的挣扎与成长。
一天,在分析“旋律文明”
送来的规则数据时,林瑶团队有了一个惊人的现。
在这片星域的规则底层,他们检测到了一种极其微弱、但却与李默身上那枚护身符(源初代码碎片)同源的……共鸣信号!
信号的来源,指向“新黎明”
星系那颗黄色恒星的内部!
这个现让所有知情者心跳加!
难道,在这个陌生的星域,也存在着……“源初代码”
的碎片?!
希望,如同在绝望的废墟中,再次萌的嫩芽。
人类文明,这个被迫远离故乡的流浪者,在异星的锚点,不仅找到了暂时的栖身之所,更可能触碰到了通往更深层次力量与奥秘的……钥匙。
前路依旧危机四伏,但探索与生存的火焰,已在新的土地上,重新点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