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基因强制优化以提升逻辑思维占比、甚至计划在必要时启动某种基于“规则画布”
领悟的、能够暂时扭曲局部时空的“帷幕”
装置,试图将地球隐藏起来。
然而,这些方案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伦理争议。
意识上传可能导致“人”
的本质丧失;基因优化可能扼杀文明的多样性和创造力;“帷幕”
装置则可能彻底切断与“观测者”
乃至整个外界的联系,成为宇宙中的孤岛。
就在这内外交困、压力达到顶点的时刻,“观测者”
再次展现了它那越人类理解的行为模式。
它没有对“肃正协议”
的威胁做出任何直接表示,也没有对人类加备战的举动进行干预。
它只是……再次更新了那张“规则画布”
。
这一次,“画布”
上的规则结构变得更加深邃和复杂,其中甚至隐约包含了一些与时空结构、能量本质息息相关的、极其基础的规则片段。
更重要的是,画布上那些等待“补完”
的空白,其位置和性质,似乎……隐隐指向了构建某种稳定时空结构和高效能量屏障的关键节点!
“它……它是在给我们‘参考答案’?”
一位参与解析的“规则美学”
专家颤声说道,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它在用它的方式,引导我们去理解和展……能够对抗‘肃正协议’的防御技术?!”
这个现让所有人震撼莫名。
“观测者”
并非对迫近的危机无动于衷。
它只是以其独有的、不干涉“自然选择”
的方式,在人类文明面临生存考验时,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教学资料”
。
它没有直接给予武器,而是指明了通往更高知识殿堂的道路,能否走通,依旧取决于人类自身的智慧和努力。
希望与压力并存。
人类文明,这群刚刚拿起“规则之笔”
的初学者,一边要努力解读导师留下的深奥“习题”
,尝试从中找到自救的钥匙;一边要小心维系着与遥远星海另一位“执笔者”
的脆弱对话;同时,还要时刻警惕着黑暗中那把即将落下的、名为“肃正”
的冰冷剃刀。
时间,成了最奢侈的资源。
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关乎文明的存亡。
李默站在“文明档案馆”
的顶层,看着下方灯火通明、如同精密仪器般高运转的城市,又抬头望向那片看似宁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星空。
他的手轻轻按在胸前,那里似乎还能感受到护身符残留的、与“源初代码”
连接的微弱悸动。
他们必须更快地学习,更聪明地创造,更坚定地团结。
因为留给“执笔者”
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这场关乎生存与意义的终极考试,即将迎来它的终场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