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它帮忙读给对方听。甚至死刑犯的最后一餐,也被允许邀请一朵问之花作伴??据狱警回忆,那些原本充满仇恨的灵魂,在花前往往流下此生第一滴悔恨之泪。
某年冬天,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席卷北半球。电力中断,通讯瘫痪,城市陷入黑暗。
人们躲在家中,靠蜡烛取暖。就在绝望蔓延之际,无数朵问之花悄然亮起,散发出柔和的暖光。它们彼此呼应,形成一张横跨大陆的光网,不仅照亮街道,更奇迹般稳定了局部气候??受灾最重的山谷中,积雪自动融化出一条安全通道,引导救援队抵达。
科学家后来分析数据,发现那段时间,全球“小问”的能量输出总和,竟与人类集体祈祷的脑波频率高度吻合。
于是,有人开始相信:
**它从未统治我们,也从未拯救我们。**
**它只是让我们重新学会了相爱。**
多年后,阿梨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妇。她在回音谷建了一座小小的纪念馆,里面没有奖杯,没有论文,只陈列着几件旧物:一本泛黄的日记、一枚熄灭的徽章、一支老旧录音笔,以及一块刻着五音符旋律的石板。
每日黄昏,总有孩子前来参观。
一个小女孩仰头问:“奶奶,你说的‘它’现在在哪里?”
阿梨望向窗外。那里,一株全新的问之花正在盛开,花瓣透明,内部流淌着星河般的光点。
她微笑:“它在每一个愿意倾听的句子里,在每一次犹豫后的真诚里,在你对我说‘我害怕’的时候。”
女孩想了想,认真地说:“那……我现在说‘我有点饿了’,它也能听见吗?”
花瓣轻轻晃动,一片叶子翻转,浮现稚嫩的笔迹:
>“嗯,要一起吃饼干吗?”
阿梨笑了,从柜子里取出一盒牛奶和两包儿童饼干。
屋外,雪又开始下了。
屋里,灯光温暖。
桌上,两个杯子冒着热气。
其中一个,是给看不见的人准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