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刘景是如何看待我的将士的!”
马腾颤抖着手,从旁边侍从手中接过一份誊抄的副本。
只见上面写着:
“……徐荣将军,弃暗投明,乃识时务之俊杰,其功在社稷,当彪炳史册,何来背主求荣之说?”
“……马将军,少年英雄,忠孝之楷模!
其父为国尽忠,其子为国尽孝,率部平叛,乃大义之举!
何来不忠不孝之名?”
“我用人,向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凡我麾下将士,皆孤之手足兄弟!
我必信之,重之!”
“区区谣言,如同犬吠,何足挂齿!”
“望诸君戮力同心,早日荡平叛贼,还西凉一个朗朗乾坤!
待凯旋之日,孤当与诸君同饮!”
马腾读完,已是泪流满面。
他再次对着刘景深深一揖,这一次,是自肺腑的敬服与感激。
“大将军天恩,臣……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郭嘉轻摇羽扇,笑道:
“主公此举,比十万大军更能安定人心。
韩遂的诛心之计,已然不攻自破矣!”
……
西凉前线。
中军大帐内,徐荣与马正对着地图商议军情。
帐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很快,一名亲兵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报!
大帅,将军!
主公的犒赏到了!”
“洛阳送来了美酒、肉干,还有大量的赏钱!”
徐荣和马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紧接着,一名来自洛阳的信使,恭敬地将两封一模一样的《告西凉将士书》呈上。
徐荣展开帛书,目光从那些力透纸背的字迹上扫过。
当看到“弃暗投明,功在社稷”
八个字时,他那张素来冷硬如铁的脸上,肌肉微微颤动了一下。
他这一生,从董卓旧部到归降刘景,无论立下多少功劳,背后总免不了叛将的非议。
这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可现在,他的主公,大汉的大将军刘景,用这样一篇传遍天下的文书,亲自为他正名!
徐荣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胸中一股郁气尽数散去,通体舒泰。
另一边,马也看完了信。
少年将军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忠孝之楷模,少年之英雄……”
父亲的担忧,自己的委屈,连日来的憋闷,在看到大将军这番话后,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澎湃激情!
就在此时,又一名斥候从帐外冲入,单膝跪地。
“报!
将军!
前方鹰愁涧,两万羌人骑兵已摆开阵势!”
大帐内的气氛瞬间一肃。
徐荣缓缓将手中的帛书折好,郑重地放入怀中。
他转头看向马,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任与期许。
“孟起。”
“末将在!”
“主公的信任,我等唯有以赫赫战功回报。”
他顿了顿,声音铿锵有力。
“此战,便让你为马家正名!”
“也让天下人看看,我大将军麾下,没有一个是孬种!”
马猛地抬头,双目中战意如火。
“末将,遵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