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有条,效率大幅提升。
如果说刘景和高顺是强心针,那贾诩就是迷魂汤。
在各个工地的休息区。
他从不摆县丞的架子,总是笑呵呵地和百姓们坐在一起,聊着家常。
“老乡,等这水渠修好了,你那几亩薄田,可就成水浇地了,一年能收两季粮呢!”
“你们看这城墙,再加高五米,以后别说太行山匪了,就是正规军来了,也得望墙兴叹!
咱们的家,就稳如泰山了!”
他用最朴实的话,为所有人描绘出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画卷。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驱散了疲惫,让人们再次攥紧了手中的工具。
人心可用,众志成城。
奇迹,就这么生了。
在距离春耕只剩下最后几天的时候,一个消息引爆了整个元氏县!
贯通了!
泜水和汶水自西向东的四条主渠,以及延伸出的七十多条密如蛛网的分渠,竟然在短短两个月内,全部贯通!
开闸放水的那一天,刘景站在渠,亲自拉开了水闸。
河水如同苏醒的巨龙,顺着崭新的渠道奔涌而下,流向远方干渴的田野。
两岸数万百姓,爆出山崩海啸般的欢呼。
无数人扔掉工具,追着水头奔跑,又哭又笑,状若疯癫。
与此同时,元氏县的城墙也完成了最后的加固。
原本斑驳低矮的城墙,如今拔高了五米,周长更是从2里,扩张到了4里,将更大片的区域纳入了城防。
整座城墙变得坚实而雄伟,将元氏县牢牢包裹在怀中。
工程竣工的那天,全县百姓自地聚集在崭新的城墙之下。
他们抚摸着坚硬的墙砖,眺望着远处蜿蜒如带的水渠,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
“看到了吗?那块石头是我砌上去的!”
“我家的新田,就在那条渠边上!”
“刘大人真是神人下凡啊!”
无数人高举着手臂,声嘶力竭地欢呼着,将所有的感激与崇拜,都献给了城楼上那个年轻的身影。
刘景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看着下方那一张张激动到扭曲的脸,心中亦是波涛汹涌。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传遍全场。
“从今日起,我元氏县,将真正做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我们将在这里,共同打造一个属于我们所有人的世外桃源!”
这惊天动地的消息,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很快便传到了常山郡府。
郡守府内。
太守冯循,郡都尉和郡丞三人,听着下属的汇报,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两个月,十万多百姓,修通了四条主渠,加固扩建了一座县城?
这听起来,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郡丞是一个干瘦的中年人,他捋着自己的山羊胡,眼中透着深深的不安。
“刘景此子以雷霆之势,收豪强之财,拢流民之心,如今又立下这不世之功。”
“如此魄力,如此得民心……”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有他自己能听见。
“将来……会不会尾大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