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 第49章 以工代赈二

第49章 以工代赈二(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我有谋士三千,助我破界成仙 冷梅与顽石:吾命皆予君,生死两不分 镇御大明 贞洁烈夫 我在秦时做丞相 金殿销香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修真四万年 带着异火去异世大陆

在高顺铁腕而高效的组织下,十多万参与劳役的百姓被迅分成了无数个小队。

青壮年劳力,被派往任务最重的修渠和筑墙工地。

他们是这场全民总动员的主力军。

而老人、妇女,甚至半大的孩子们,也没有闲着。

他们负责运送土石、烧水送饭、看护物资。

甚至在休息的间隙,为青壮们缝补磨破的衣物。

整个元氏县,变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巨大工地。

县衙的府库,也在这时挥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从黄、李两家抄没的钱粮,被毫不吝惜地投入到后勤保障中。

工地上,每日都支起数百口大锅,熬煮着稠密的粟米粥,确保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能吃饱。

刘景更是下达死命令,负责挑土筑墙的重体力劳工,每日必须额外加餐,保证能见到肉腥!

起码能喝上肉汤!

这在寻常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待遇,毕竟自己以前做劳役还得自备粮食,自备钱。

刘景的政策让所有人都鼓足了干劲。

元氏县西部的泜水和汶水两岸,工地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县城四周,更是壮观。

砖石堆积如山,无数人肩扛手提,蚂蚁搬家一般,将一块块沉重的石料运上城头。

元氏县的城墙,正在以肉眼可见的度,一寸寸地拔高,一层层地加厚。

刘景与贾诩并肩立于城楼之上,看着下方那热火朝天的宏大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贾诩的眼中,满是震撼与拜服。

他对着刘景深深一揖,声音中带着难掩的激动。

“主公此举,惊天动地!

这哪里只是修渠筑城,这分明是在炼心,是在铸魂!”

“将十数万百姓的命运,与元氏县的存亡,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

“经此一役,元氏县民心之固,将坚如磐石!

此乃千古不易之功!”

刘景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工地,眼神深邃。

“春耕迫在眉睫,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两个月。”

分到田地的希望,对吃饱穿暖的渴求,像一团火,在每个人胸中燃烧。

工地上,号子声此起彼伏,泥土的芬芳混杂着汗水的咸味,弥漫在空气里。

四条主渠的轮廓,以肉眼可见的度被勾勒出来。

县城的城墙,也在无数双手的堆砌下,节节攀升。

然而,再炙热的火焰,也经不起无休止的消耗。

一个月后,问题开始浮现。

高强度的劳作,让许多人的身体逼近了极限。

疲惫在人群中开始蔓延。

起初是抱怨,后来是沉默,最后是麻木。

一些地段复杂的河道,更是让工程进度屡屡受挫。

人群干活的积极性,眼看就要熄灭。

刘景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种变化。

他没有在县衙里布什么慷慨激昂的文书,而是直接脱下了县令的官袍,换上了一身粗布短打。

他走下高台,走进了工地。

他拿起一把锄头,和最疲惫的那群人一起挖土。

汗水顺着他年轻的脸颊滑落,滴进脚下的泥土里。

午间,他也不搞特殊,直接从大锅里盛一碗粟米饭,就着咸菜,和民夫们一起蹲在地上,大口吞咽。

“老哥,这膀子还受得住吗?”

“小伙子,家里婆娘孩子都好吧?”

他用最朴实的问候,传递着最直接的关怀。

这一举动,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撼动人心。

原本麻木的眼神,重新亮了起来。

“县尊大人都跟我们一起干,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干!

为了这地,为了这城,拼了!”

刘景还设立了“劳役模范”

,每天评选,奖励也简单粗暴。

一块腊肉,半袋粟米,直接送到模范的家人手中。

高顺则把练兵那一套,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工地上。

他将十万左右的劳役,以乡、亭为单位,编组成一个个方阵。

设什长、亭长、里长,层层负责。

每日清晨,各方阵集结,部署任务。

每日傍晚,总结进度,奖惩分明。

在他的铁腕管理下,混乱的工地变得井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大宋第一女皇 剥夺金手指(清穿) 双靥 铁马冰河肝胆照 反贼 天启大明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