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长安城的风,似乎总带着故事。
前一刻,它还在兵部官署的上空,卷着一触即的醋意与被撕碎的鹰风筝;后一刻,它便悄然转向,吹进了守备森严的东宫。
东宫,承庆殿。
这里的空气,与外界的喧嚣截然不同,沉静得有些压抑。
一鼎三足螭龙纹铜炉里,上好的龙脑香正无声地燃烧,吐出清冷而安神的烟气。
然而,这份静谧,却无法安抚书案后那位年轻储君的心。
太子李旦,正蹙眉看着一份来自鸿胪寺的邸报。
邸报上,用工整的馆阁体,记录着突厥使团入京后的种种事宜,其中,关于阿史那·朵颜公主的篇幅,占了将近一半。
“不喜宫室,于庭中习射……”
“斥退宫娥,言不惯人侍……”
“天后特许,兵部侍郎陆羽,前往探望……”
李旦的指尖,无意识地在“陆羽”
两个字上轻轻摩挲。
他的这位太子赞善,如今的兵部侍郎,是他最为倚重,也最为信赖的臂膀。
陆羽的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地为他扫清了前路的障碍,让他这个原本在风雨飘摇中战战兢兢的傀儡太子,逐渐有了几分储君的模样。
可也正因如此,他才更加忧虑。
陆羽,就像一把太过锋利的刀。
这把刀,握在母后手中,也握在自己手中,所向披靡。
可如今,这把刀的锋芒,似乎被一个来自草原的女人吸引了。
市井之间的流言,早已沸沸扬扬地传进了东宫。
什么“雄鹰风筝,只为博公主一笑”
,什么“并肩携手,宛如神仙眷侣”
。
李旦并不全信这些捕风捉影的传闻。
他相信陆羽的为人与智慧。
但他怕的,不是陆羽会沉迷女色,而是这背后所牵动的,更为复杂的人心与国运。
大唐与突厥,是宿敌,也是邻居。
这些年,边境之上,战马的嘶鸣与商队的驼铃声交织,和平的表象下,是从未停歇过的暗流。
一个突厥公主的到来,绝不仅仅是观光游览那么简单。
她是一枚棋子。
是突厥可汗投过来试探大唐虚实,还是母后用来搅动朝堂风云,亦或是……两者皆有?
李旦看不透。
他只知道,陆羽已经身陷这盘棋局的中央。
而他这位太子,却只能在棋盘之外,焦急地观望。
这种无力感,像一张细密的网,将他牢牢困住。
“殿下,陆侍郎求见。”
内侍的通传声,打断了李旦的思绪。
“快请!”
李旦精神一振,连忙起身。
片刻后,陆羽一身绯色官袍,缓步走入殿内。
他身上似乎还带着一丝兵部官署里独有的,卷宗与墨锭混合的干爽气息。
“臣,参见太子殿下。”
陆羽躬身行礼,举止从容。
“陆卿免礼,赐座。”
李旦亲自扶他起身,言语间透着亲近。
待两人落座,宫人奉上茶水后,李旦屏退了左右,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陆卿,”
李旦沉吟片刻,还是开门见山地问道,“那位朵颜公主……你觉得,她此来长安,究竟意欲何为?”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加掩饰的探寻与忧虑。
陆羽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动作不疾不徐。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殿下以为呢?”
李旦一怔,他没想到陆羽会把问题抛回来。
他思索着,认真地回答:“孤以为,不外乎三者。
其一,试探。
试探我大唐国力,试探母后……与孤的态度。
其二,求亲。
以联姻之名,换取边境的安宁与我朝的岁赐。
其三,为谍。
她就像一只鹰,盘旋在长安上空,将我朝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
说完,他有些紧张地看着陆羽,像一个等待老师评判功课的学生。
陆羽放下茶盏,眼中露出一丝赞许。
“殿下所言,句句切中要害。
看来这些时日,殿下于政务之上,大有进益。”
一句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