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四川官员集体向李瑛称臣,坚守待援。
吐蕃军队只能强攻四川,在与唐军鏖战一年后被李光弼击退。
乞力徐在撤退的时候被追赶的急了眼,便把失去了利用价值的杨洄抓起来交给李光弼,希望两军议和,就此罢兵。
李光弼知道吐蕃人是诈降,便将计就计接收了杨洄,并阴了吐蕃人一把。
由于杨洄熟悉吐蕃的地形,李光弼便劝他担任参谋,协助唐军进攻吐蕃,将功赎罪。
这时候杨洄已经无处可去,只能虚与委蛇,暂时在李光弼手下出谋划策,并寻找逃命或者立功的机会。
但李光弼派了十几名亲兵盯着杨洄,在军中厮混了两年,杨洄既没有成功逃跑,也没有立下什么功劳。
吐蕃灭亡之后,杨洄又被李光弼带回了成都,并上书天子请求对杨洄发落。
李瑛接到李光弼的书信之后,这才想起这个“武氏之乱”的罪魁祸首还活在世上,当即命令李光弼派人把岑参押解到长安受审。
彼时,李光弼已经奉诏离开成都东下,押解杨洄进京的诏书落到了四川布政使岑参的手里,他当即指定成都县尉孙铭押解杨洄进京交差。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孙铭终于把杨洄押解进京,并来到大理寺交差。
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昔日油头粉面、养尊处优的杨驸马早就不复往日的风采,变得一脸沧桑,但李亨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杨洄,还真是你?”
李亨望着囚车里的杨洄,心情复杂的说道。
杨洄也没想到现在的大理寺卿是李亨,又惊又喜:“三郎,想不到竟然是你执掌大理寺,这可真是太好了!”
想起杨洄乃是朝廷重犯,李亨拉下来脸来:“好什么?你犯下叛国之罪,不管谁担任寺卿,都会依法定罪!”
不等杨洄开口,李亨急匆匆的吩咐一声:“来呀,把犯人杨洄验明正身,关进大牢!”
“喏!”
登时就有几名官差答应一声,上前与孙铭等人办理移交手续,随后把杨洄送进了大理寺大牢。
杨洄明白李亨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方便说话,便闭上嘴巴没有吭声。
如果大理寺卿是个不相干之人,他肯定要大闹一通,反正横竖都是死,临死之前过过嘴瘾也不亏。
但大理寺卿是与自己私交甚笃的李亨,说不定自己还有活下去的希望,杨洄自然不会再撒泼骂人。
移交手续很快办好,杨洄被送进大牢。
孙铭拿到交割文书后率部离开,休息几天后再返回成都向布政使复命。
过了一个时辰,李亨以审问犯人为名,带着几个心腹进入了大理寺牢狱。
摒退了左右,李亨站在牢房前询问杨洄:“杨洄啊,孤还以为你死了,没想到你竟然被抓回长安了。”
杨洄拱手求救:“好死不如赖活着,三郎你要救我啊!”
李亨抚须道:“你犯下了叛国重罪,是武氏朝廷的二号人物,我哪有本事把你救出来?这几天我会让你吃好喝好,能活几天算几天吧!”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