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押解着杨洄穿过朱雀大街来到朱雀门,验明了鱼符之后,率队进入了皇城。
押解杨洄进京的命令虽然是李瑛亲自下达给四川布政使岑参的,但奉命行事的孙铭却不能直接把罪犯送进皇宫,而是要先移交给大理寺。
孙铭这是初次来到长安,更是第一次进入皇城。
经过打听,最终找到了大理寺衙门所在,当即呈上文书。
“在下成都县县尉孙铭,奉四川布政司岑参大人的命令,押解罪犯杨洄前来交差,有劳兄台向寺卿通禀一声!”
尽管在成都是个人物,但来到巍峨雄壮的大唐国都,孙铭不敢造肆,即便面对大理寺的看门差役,也是低声下气。
看到火漆封缄的信封上加盖着四川布政使的大印,看门的差役不敢怠慢,拱手道:“稍等,容我通禀。”
杨洄在囚车里大呼小叫:“告诉大理寺卿,就说雍王杨洄回来了,快让他来见我!”
对于“杨洄”这个名字,差役并不陌生,瞄了他一眼,飞快的转身进了衙门。
“启禀寺卿,有成都县尉押解囚犯进京,并呈上四川布政使文书。”
差役来到李亨的书房,双手呈上文书。
正在喂鸟的李亨闻言转身:“哦……什么囚犯竟然从成都押解到长安?”
“什么囚犯?”
“什么囚犯?”
站立在赤金架上的红嘴鹦鹉学着李亨问道。
差役拱手道:“寺卿应该认识这个囚犯。”
“何人?”李亨追问。
鹦鹉在鸟架上学舌。
“何人?”
“何人?”
差役道:“驸马杨洄。”
虽然杨洄犯下叛国之罪,但他仍旧是咸宜公主的丈夫,驸马身份依旧在,因此差役以“驸马”相称。
“杨洄?”
李亨吃了一惊,决定亲自出门看看。
在李隆基下台之前,李亨与杨洄私交不错,算是所有亲王中关系最近的之一。
武氏政变成功后杨洄大权在握,对李亨也有所照顾。
因为李璘称帝之事,武灵筠本来想杀了李亨,有杨洄帮忙说话才逃过一劫,并被派往幽州与李璘结盟。
李亨到了幽州之后被张守珪留下来做官,成了幽州朝廷的傀儡,后来被王忠嗣击破幽州,送回了长安。
这时候杨洄也奉命出使吐蕃,一直到洛阳朝廷灭亡再也没有回到中原,李亨也不知道杨洄是死是活。
杨洄在吐蕃待了半年,总算请到了救兵,并被吐蕃人挟持一起前往四川,希望用他的影响力招降四川的唐朝官员。
但人算不如天算,吐蕃军队刚刚进入四川,李瑛的大军就攻破了洛阳,平定了“武氏之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