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礼貌的微笑,没有过多的热情,也没有丝毫的轻视,一切都恰到好处。
“是苏晨同志吧?张秘书长在等你,请进。”
推开门,苏晨第一眼看到的,不是那位领导,而是一幅悬挂在墙上的字。
“公生明,廉生威。”
四个大字,笔力遒劲,铁画银钩,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刚正之气。
办公桌后,一个身形清瘦、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抬起头。
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大学教授,而非传闻中雷厉风行的“铁腕”
人物。
然而,在苏晨的系统视野中,这位张副秘书长头顶的气运,却是一片纯粹而浩荡的青蓝色,如同万里无云的秋日青天,其中蕴含的“秩序”
与“威严”
气运,凝练得如同实质,让人不敢直视。
苏晨与张副秘书长的谈话,比他想象中要简短得多,也平淡得多。
没有嘉奖,没有勉励,甚至没有过多提及宏远集团那件事。
张副秘书长只是像拉家常一样,问了问他的基本情况,毕业院校,工作感受,仿佛只是一次上级对新人的普通关心。
但苏晨知道,这平淡的每一句话,都是一次不动声色的考察。
对方的眼神,透过薄薄的镜片,平静却锐利,仿佛能看穿人心。
苏晨的回答滴水不漏,谦逊中带着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坦诚里又透着越年龄的稳重。
他没有邀功,只说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他没有诉苦,只说在工作中学习到了很多。
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十分钟。
当苏晨从办公室里出来时,额角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这场看似平淡的对话,其心神消耗,远比跟周宏远那场“言灵”
交锋要大得多。
他回到综合科时,办公室里的气氛已经恢复了正常,但这种正常,只是一种表象。
当他推开门,正在高声谈笑的两个同事,声音立刻低了八度。
之前对他爱答不理的老油条,主动拿起暖水瓶,热情地问:“小苏,水杯空了吧?我给你续上点热水。”
苏晨客气地道了谢。
他回到自己的座位,刚一坐下,科长赵林就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种混杂着喜悦和感慨的复杂神情。
“小苏啊,”
他把文件放到苏晨桌上,刻意压低了声音,但那股兴奋劲儿却怎么也藏不住,“刚才我去参加办公会,张副秘书长在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扬了咱们科。
说我们这次处理违建事件,有担当,有作为。”
赵林顿了顿,凑得更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像是在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他还……专门提到了你。”
苏晨抬起头。
“他说,”
赵林模仿着领导的语气,眼睛里闪着光,“‘像苏晨这样的年轻同志,思路清晰,敢于碰硬,是我们干部队伍里不可多得的青年骨干,要多给担子,大胆使用!
’”
“青年骨干”
!
这四个字,从赵林的口中说出,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
办公室里所有竖着耳朵偷听的人,心中都是一震。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表扬了,这是来自市委核心领导的公开定性!
是贴在苏晨身上的、一张金光闪闪的标签!
从今天起,苏晨在市府办的身份,彻底不一样了。
他不再是新人,不再是办成了一件事的幸运儿,而是被张副秘书长亲自认证的“青年骨干”
。
苏晨能清晰地看到,随着赵林这句话落地,周围同事们头顶射向自己的气运,瞬间生了质的变化。
原本的“嫉妒”
、“探究”
,迅被“敬畏”
、“拉拢”
所取代。
就连科长赵林头顶,那股代表着上级对下级的“掌控”
气运,也悄然转化为一种更加平等的、带着“倚重”
意味的青色光芒。
只有吴宇的角落,那片黑暗气运仿佛被这光芒刺痛,猛地向内一缩,变得更加浓稠、更加死寂。
“科长,这都是您和各位领导指挥有方。”
苏晨依旧保持着谦逊。
“哎,不一样,不一样。”
赵林摆着手,脸上的笑
